藏书架 登录注册
逆天阙 > 逆天阙最新目录

第二章 锻玉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今日冷青阳练功时,大石上之所以会结霜,就是因为他的《锻玉诀》未臻圆满,导致寒气外泄,才会如此。(冷青阳将身上的六芒封揭开了一角,若是不曾揭开,寒气也不会外泄)

青阳五岁的时候,便在其父的陪同下,进入密林修习身法、体术。修炼了《锻玉诀》的冷青阳,别看只有五岁,但是身体所具有的力量、速度、爆发力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一般的成年人。

冷青阳所修习的《锻玉诀》乃是一门极为高深的修真基础法门。即便是在修真界,也是赫赫有名。

修真基础法门,种类繁多,林林种种不下百种。可是,修真乃是逆天而行,到了后期,更可以说是一步一生死。而一个人能否在修真这条路上走的更远,关键就要看他基础打得是否扎实、牢固了。

好比盖楼,地基打得越结实,才会盖的越高。若是地基不稳,怕是盖个两三层,便摇摇欲坠了。

这时就看出基础法门的重要性了。完全可以说,一部基础法门,几乎可以决定一个修士日后的修为高低。除非是有了另外的大机遇,不然的话,基础一旦定型,日后万难更改。

再不就是那种有大毅力者,完全舍弃自身修为,兵解转世重修,一切从头再来。但兵解转世也不是毫无风险的,转世之后,能否开启前世的神识,获取上一世的记忆,都是未知之数。

一旦未能开启,便完全是另外一人,再经过几次轮回,那兵解那一世的神识、记忆便会完全泯灭。虽然也有法门可以保证转世之后一定会开启前一世的记忆,但拥有那种无上法门的无一不是大能之辈,根本不需要转世重修。除非是遇到了天大的劫难,否则也不会走那一步。

所以说,基础法门的好坏,对一位修士来说是至关重要,影响无比深远的。

上百的基础法门,总结起来不外乎分为两类。

第一类浅显易懂,一蹴而就,但凡有些悟性的,都能修到圆满之境。但这样的法门就算是练成了,日后的成就也极为有限。可以说是早早的就将修真之路走到了尽头。

第二类法门却是晦涩难明。修习之中一步一坎。悟性,毅力缺一不可。每提升一个层次都极为艰难,或许卡在某个瓶颈十年,百年不得寸进,甚至终生也迈不过那一道门槛。

当然,也不乏有些天资妖孽之人,修习这类法门也是事半功倍,较之旁人要容易的多,不过那毕竟是少数罢了。

但同样的,这样的法门一旦修习到圆满,可谓是为将来的修真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不在半途中夭折,那将来的前途将无可限量。

总体来说,两类法门各有所长,但一般都会选择第二类。毕竟谁都不想早早的将自己的修真路走尽。

而《锻玉诀》在各类基础法门里是众所公认的第一修真法诀,也是修真界流传最广的一部修真法诀。

一般来说,一部高深的修真法诀都是各门各派的镇派之宝,绝不会轻易外传。但这部《锻玉诀》在修真界却是众所周知,人人皆可轻易获得的一部法诀。

传闻,这部《锻玉诀》乃是混沌初开之时,一位远古大能所创。是最早的引导凡人修真的法诀之一。

这位远古大能创出《锻玉诀》后,并未敝帚自珍,而是将其刻在一处名为“落星崖”的山崖石壁之上,供世人修习。所以这部《锻玉诀》在世间流传极为广泛,几乎人所共知。

只不过随着洪荒变迁,斗转星移,这处铭刻着《锻玉诀》真迹的“落星崖”早已下落不明,流传下来的都是抄录下来的赝本。

而《锻玉诀》之所以被公认为基础法门里的第一修真法诀,同时被誉为修真界第一奇书,是因为他是唯一一部同时兼顾了两类修真法诀特点的基础修真法门。

说其简单,但凡有些悟性之人,将这《锻玉诀》修习至三、四重基本毫无阻碍,天资稍微好一些的,基本都可以修习至九重圆满,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说其困难,是因为这《锻玉诀》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入门、精细、入微。

九重圆满,只不过是《锻玉诀》的入门阶段,而能达到第二阶段“精细”可说是万中无一,第三阶段“入微”更是凤毛麟角。

而只有将《锻玉诀》修炼到入微之境,才能算是真正的大圆满。

同样是锻玉九重,同样可以踏入修真门槛,但是三个境界却是天差地远。

纵观古今,修习这《锻玉诀》之人不计其数,能达到入微这大圆满之境的,屈指可数。可但凡能达到入微之境的修士,无一不是震铄古今的大能之辈。

即便是达到精细之境,日后也几乎都成为威震一方之人。所以《锻玉诀》在修真界被广为推崇,誉为奇书。

冷青阳从三岁开始便修习这《锻玉诀》,至今已是第六重,虽然连第一阶段入门还未达到,但他不过才七岁而已,将来能到何种境界,一切都是未知之数。

随着冷青阳修为的提升,他随着父亲也愈加的深入密林,一次偶然之下,在密林深处,发现了一处寒潭。

这处寒潭大小只不过直径数十丈,以这寒潭为中心,方圆百丈之内都尽皆布满了如雾一般的寒气。奇怪的是这寒气只漂浮在百丈之内,在这范围之外毫无异样。

百丈之内,遍地寒霜,生机全无,百丈之外,鲜花绿草,春意盎然。仿佛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

当初冷青阳仗着自己也是极寒体质,混不在意,径直闯入了百丈范围之内。哪知道还没走上两步远,全身就已经被冻僵,若不是他父亲见机的快,加上也只是两步之遥,并未深入,一把将他拽了出来。若是晚个片刻,怕是冷青阳就要变成一座冰雕了。

即便是这样,小青阳也被冻得不轻,出来之后,全身僵硬,根本无法自己运功祛寒,其父连忙帮他运功活血。可在运功过程中,发现这寒气居然可以被青阳吸收,而等冷青阳缓过来之后,发现自己的修为竟然有了那么一丝的精进。

这个发现令两父子惊喜不已,随即为了证实寒潭的寒气对冷青阳有所裨益,其父令冷青阳站在雾气笼罩的范围之外,只将左手稍微的伸进去,一触即回。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冷青阳的左手竟然结上了一层寒霜。

奇异的是附在手上的寒霜并未因为外界的温度而融化,而是慢慢的凝成一条霜线,顺着手臂延伸到左肩的六芒封处,最后完全的融入进去。

冷青阳连忙运功,感觉体内并无任何异常,反而觉得这丝入体的寒气如同滴水融入大海,给自已一种水ru交融的感觉。

冷青阳的父亲经过细心的探查,也觉得这寒潭里的寒气对青阳有益无害,便决定让青阳每日在这里修习两个时辰。

从那时起,来这里吸收寒气便成了冷青阳每日必做的功课。如今,冷青阳已经可以深入五丈左右的距离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习,冷青阳发现,这寒气的寒冷程度随着深入,成倍的加剧。如今冷青阳所达到的位置的寒冷程度,已经可以将铁器冻得碎裂。寒气的寒冷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这还只是寒潭散发到五丈距离的寒气,若是寒潭边缘的寒气,不知要冷到何种程度,至于寒潭本身,已是无法想像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