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战国大司马 > 战国大司马最新目录

第286章 屈原的改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目视着屈原半响庄辛无比严肃地说道:“在下来时曾与昭雎聊起屈大夫你听他所说屈大夫准备以另外一种方式来报效国家……在下相信昭雎更相信屈大夫的为人绝不相信那只是屈大夫改换门庭的托辞但希望屈大夫亦能信赖在下将心中所思对在下透露一二在下定会鼎力帮衬屈大夫。……以屈大夫看来我楚国该如何度过这次危机?”

屈原当然信得过庄辛闻言正色说道:“屈原当然信得过庄大夫就现如今我楚国的境况而言只是先前屈原对当前的局势亦不明朗是故未曾联络像庄大夫您这样的国之忠臣……”

说着他稍稍一停顿捋了捋胡须说道:“就当前我楚国的危机而言我国当联合魏韩共同抗击秦国。”

这个回答并不出乎庄辛的意料毕竟就目前楚国的处境而言无非就只有两个选择:其一向秦国求和;其二向魏韩两国求援。

虽说近几年齐楚两国的关系还算融洽且齐国也不会希望秦国继续壮大但终归远水难救近火等齐国发兵来救楚郢那真不知是什么时候了——前提是齐国会发兵救援。

想了想庄辛问屈原道:“我暂离楚郢时国内也在商议是否能向魏韩两国求援但……屈大夫依你之见魏韩两国是否肯援助我楚国呢?”

屈原当然明白庄辛问这话的原因闻言捋着胡须说道:“我如今虽在方城令身边但方城令他与魏相田文不合……但据当日方城令与韩国大司马暴鸢的对话韩国似乎有意介入秦国与我楚国的这场战事希望能通过调停的方式迫使秦国退兵。”

“调停?”

庄辛愣了愣旋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似乎也觉得这不失是一个能解决楚国当前危机的办法。

但问题是秦国会接受魏韩两国的调停么?

要知道调停这类仲裁一般都是大国对小国强者对弱者而魏韩两国纵使绑到一块与秦国也就是半斤八两秦国未必会买账。

听了庄辛的顾虑屈原笑着说道:“假如伊阙之战是秦国战胜那么秦国自然不会买账且魏韩两国也未必敢冒着再次激怒秦国的危险来帮助我楚国但相信庄大夫也有所耳闻伊阙之战最后是魏韩两国取胜虽魏国因为这场仗损失了十万军队而韩国亦损失了五万军队但终局终归是魏韩两国击败了秦国非但夺回了韩国曾经丢掉的新城与宜阳两座城池一举歼灭了接近十万的秦军还一度打到秦国的函谷关下使秦国对魏韩两国再次产生了顾忌因此归还了两座城池与魏韩两国言和……魏国的态度暂时不得而知至于韩国那边这场仗使韩国士气大振暴鸢有意趁秦国锐气尽丧再次发动合纵进一步打击秦国……”

得知魏韩两国仍保留有对抗秦国的力量庄辛亦感到颇为庆幸。

虽说魏韩两国曾经也侵入过楚国但相比较这些年逐步蚕食楚国领土的秦国魏韩两国的威胁当真是不算什么。

西垂秦国这头猛虎早已成为了魏、韩、楚三国共同的心腹大患在这份威胁面前魏韩楚三国未必没有可能重新组建合纵联合对抗秦国。

想到这里庄辛不禁有些心急地问道:“那魏韩两国几时出面调停?”

听到这话屈原的脸上再次浮现了几许忧愁只见他轻叹一口气颇有些苦恼地说道:“问题就在这里魏国大梁至今还未有什么音讯方城令迄今为止也还未收到任何来自魏王的命令。”

庄辛愣了愣旋即便明白了屈原的意思:魏国还在犹豫。

此时屈原在犹豫了一下后继续对庄辛说道:“关于此事在下曾与方城令、叶邑丞聊过方城令对此的分析我认为很有道理。”

“哦?他怎么说?”庄辛问道。

只见屈原捋了捋胡须沉声说道:“方城令从魏韩两国的实力分析了此事。与我等此前所认为的一样当今中原诸国最强莫过于西秦东齐然后是赵国与魏国以上这四个国家皆拥有称霸中原的潜力正因为如此魏国考虑的不单单只是对抗秦国它还有削弱诸国、借机重新称霸中原的野心……”

不得不说庄辛不愧是楚国的贤臣在听了屈原的话后立刻就反应过来:“你是说魏国其实也希望借秦国的手来削弱楚国?”

“说反了。”屈原苦涩一笑纠正道:“是借我楚国的手进一步削弱秦国。”

庄辛愣了愣旋即恍然大悟。

也是就现如今他楚国的境况来说有什么值得魏国借机削弱的?

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年曾险些让秦国亡国的楚国虽然国力已一落千丈但倘若秦国咄咄逼人他楚国还是有着能让秦国付出惨重代价的底蕴。

而若能借楚国的手再次削弱秦国这对魏国而言无疑是最最有利的。

想到这里庄辛当即明白为何魏国会在调停这件事上态度暧昧。

说白了魏国最终肯定是会联合韩国一起出面调停的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它还指望楚国与秦国鏖战一番削弱秦国的力量。

想通这一层后庄辛便不由地露出了与屈原类似的苦笑心中满是尽管能看清局势、但却又无力去改变的无助。

不过尽管如此庄辛还是稍稍松了口气毕竟无论如何魏国最终还是会站在他楚国这边的。

而此时屈原皱着眉头继续说道:“魏国最终肯定会出面。……我楚国虽日益衰败但终归不是秦国一口就能吞并的因此韩国的暴鸢认为秦国此番进攻我楚国主要是因为秦国在伊阙之战失利所致它希望迫使我楚国屈服威逼我楚国一同进攻魏韩两国……魏韩两国绝不会坐视我楚国屈服于秦国因此在最后关头魏韩两国肯定会出面调停甚至于为了破坏秦国的策略而不惜再次与秦国开战。”

说到这里屈原不由地联想到了方城令蒙仲不得不说蒙仲的出现以及伊阙之战的小胜着实给魏国与韩国增添了莫大的信心。

也正因为看清这件事屈原才会留在蒙仲身边担任门客因为他知道蒙仲日后必然会成为“抗击秦国”的关键人物就好比曾经的公孙衍、公孙喜。

而薛公田文对蒙仲的打压也注定不能长久。

“我明白了……”

在沉默了半响后庄辛点点头说道:“也就是说你我目前能做的就只有等?”

听闻此言屈原亦无奈地点了点头。

等什么?

当然是等楚将昭雎与秦将白起交锋的结果。

无论昭雎是胜是败魏韩两国或许都会介入前提是昭雎必须让秦军遭受巨大的伤亡否则魏韩两国恐怕也会有所犹豫。

想到这里庄辛又问屈原道:“屈大夫可曾告知昭雎他如今是整件事的关键?”

屈原犹豫了一下摇头说道:“未敢透露。……我只告诉他魏韩两国正在商议是否出面调停叫他好好把守鄢邑静等结果。”

庄辛明白屈原的意思无非就是屈原担心给昭雎带来巨大压力罢了难道他还能直接了当地告诉昭雎你能否重创秦军关系着魏韩两国是否会替我楚国出面调停迫使秦国退兵?

昭雎的压力本来就大再得知此事搞不好反而会出乱子还不如瞒着他叫他安安心心地守着鄢邑。

可能是从屈原口中得知了魏韩两国的态度庄辛的心情宽松了许多端起酒碗抿了一口酒水随口问道:“众臣子当中屈大夫对昭雎最为了解依屈大夫之见昭雎能否守住鄢邑?”

屈原想了想说道:“鄢邑有汉水之险且昭雎也并未有勇无谋的莽夫仅仅只是守住鄢邑阻挡秦军越过汉水我认为应该不成问题。”

的确据屈原对昭雎的了解昭睢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性格后者不会去奢求击败秦将白起自然也不会贪功用方城令蒙仲的话说只要不贪功积极防守就不至于会被秦军抓住破绽。

听了屈原的话庄辛心中又稍稍安心了几分旋即笑着说道:“方才聊的只是如何‘退秦军’那么现在来聊聊如何‘救楚国’吧?……在下观屈大夫似乎已有定策?”

岂料听了这话屈原脸上却露出了犹豫之色。

见此庄辛有些不悦皱着说道:“难道屈大夫还信不过在下么?”

屈原闻言连忙解释道:“不不绝非屈原信不过庄大夫只是在下的救国之策实难以启齿……”

然而一听这话庄辛却来了兴致笑着说道:“只要能救楚国何谈什么难以启齿?屈大夫且试言在下洗耳恭听。”

无奈之下屈原只好将他的计划徐徐告知庄辛:“……首先当想办法罢免子兰设法驱逐他的党羽。”

“唔!”

庄辛重重点了点头。

想要救楚国的确势必得先驱逐令尹子兰问题在于如何办成这件事。

此时屈原嘴里吐出两个字:“合纵!”

庄辛眯了眯眼睛隐约把握到了一些:“请详细说。”

“……只要能设法促成魏、韩、楚三国合纵三国或会出现‘互相’的局面倘若魏、韩两国派臣子到我楚国出任令尹就能极大地削弱子兰的权势……”

“你是说……”

庄辛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借魏韩两国之势打压子兰?”

“正是!”

屈原重重点了点头旋即笑着说道:“在下原本想倘若方城令能作为魏国的遣臣前往我楚国出任令尹那自是最佳的局面……”

当然这种事屈原也只能在心底想想罢了。

蒙仲是什么人?

伊阙之战中绽放光芒的魏国将星魏王究竟要傻到什么程度才会将这等将才派到楚国?

这等将星那是肯定得牢牢拴在魏国岂能让他产生别的想法?

于是屈原随后就笑着说道:“可惜这事几乎办不成因此在下有意先让韩国的公仲侈出任我楚国的令尹。”

“公仲侈……”

庄辛捋了捋胡须若有所思。

作为楚国的臣子他当然认得公仲侈知道后者乃是如今韩相公仲珉的弟弟亦是一位具有国相之才的贤士。

问题是公仲侈是否可靠?

然而考虑到屈原有意推荐公仲侈庄辛也能猜到这二人私底下必定有什么协议。

对此他不打算细问相比较这个他更加在意屈原后续的计策。

要知道他楚国的内部问题不仅仅只是一个令尹子兰更主要的还是楚王熊横的昏昧与不作为且屈原想要驱逐子兰与其党羽这就势必会涉及到楚王熊横的态度。

庄辛想知道屈原将会如何安置他们楚国的君主毕竟屈原方才曾说过“难以启齿”这个词庄辛觉得很有可能就是在涉及熊横的问题上。

听了庄辛的询问屈原突然沉默了过了足足半响后他这才低声说道:“在下曾听说宋国的宋王偃极为好战继位之后扩充军队先后与诸大国征战国相惠盎屡劝未果便请来薛地名士薛居州教导太子戴武……”

说着他抬头看向庄辛也不避让后者的目光诚恳而毅然地说道:“于我王能佐则佐不能佐那便……择子而教、择嗣而王!”

“……”

庄辛震惊地张大了嘴难以置信地看着屈原。

择子而教、择嗣而王?

若楚王熊横不堪辅佐便废立君主另立贤君?

他此刻愈发肯定屈原在来到了一趟叶邑后确实好像变了个人否则曾经的屈原最多悲愤于国家的处境绝对说不出“择子而教、择嗣而王”这一番话。

当然仔细想想其实屈原说得也没错毕竟再这样下去他楚国的底子就要被楚王熊横败光了搞不好还会亡国。

而庄辛乃是楚庄王的后人他当然也不希望看到国家覆亡、山河破碎的局面因此倒也并不抵触屈原的话。

但尽管如此从屈原口中听到这番话还是让他大感惊诧。

见屈原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庄辛犹豫了半响最终苦笑着说道:“这还真是……还真是一番‘难以启齿’的话啊。”

说罢他朝着屈原拱了拱手正色说道:“屈大夫如此信赖在下将肺腑之言相告在下感激不尽。……只要屈大夫并无私心庄辛愿鼎力相助!”

见此屈原立刻表明心迹:“屈原之心可鉴日月!若有一丝一毫的私欲神人共戮!”

庄辛深深地看着屈原见屈原态度严肃而真诚他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庄辛会竭力相助!”

见得到了庄辛的认可与支持屈原心中亦是大喜。

毕竟他这番心中的想法虽然得到了蒙仲、向缭等人的支持但蒙仲、向缭等人终归不是楚人可以的话屈原还能希望能从旧日的同僚那边得到支持——主要是心理上的支持。

毕竟废立君主这种事的确不是作为臣子应该做的事。

好在楚王熊横不得人心在听了屈原的话后庄辛丝毫没有反对的意思反而支持这件事这让屈原着实松了口气。

因心中欢喜二人连饮了两碗酒。

随后庄辛用衣袖抹了抹嘴边的酒渍正色说道:“今日与屈大夫一席话在下亦受益良多我将于不日返回楚郢不知有什么可以帮上屈大夫?”

屈原想了想说道:“如今我最担心的即楚郢抵不住秦国的压力向秦国屈服。……倘若庄大夫能说服我王使他能坚定抗击秦国的念头那就帮上大忙了。”

“唔。”

庄辛点点头说道:“我离开楚郢前大王招子兰、昭雎等人商议击退秦军的对策当时子兰便曾提议割让城池于秦国来换取停战……”

一听这话屈原顿时皱起了眉头摇摇头说道:“屈服于秦国就会被秦国胁迫一共进攻魏韩两国介时我楚国的军队将为秦国而战……到那时方城就会成为我楚国的敌人……”

想到这里他便忍不住忧心忡忡。

秦将白起固然不好对付于伊阙之战擒杀魏国名将公孙喜一举扬名但方城的蒙仲却足以让白起都感到忌惮的猛将。

倘若楚国臣服于秦国被迫协助秦国进攻魏韩两国那么在楚国出兵的路上首当其冲就是方城。

蒙仲的“资历”屈原这段时间也了解地差不多了他知道蒙仲曾经乃是赵主父的近卫司马后在宋国逼阳阻挡其义兄、即齐国的名将田章致使田章亦无法攻克逼阳。

然后就是伊阙之战在魏韩联军接近溃败的局势下力挽狂澜率领魏军的败卒扭转局势反过来击败了秦军。

似这等猛将楚国有能与其抗衡的么?

没有。

纵使屈盖、唐昧复生恐怕也无法战胜这个年轻人。

而对此庄辛亦感到颇为着急。

平心而论他对白起也好、对蒙仲也罢其实并不了解但他相信屈原的判断。

想到这里他立刻说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明日便返回楚郢想办法使大王坚定抗击秦军的心思……”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又说道:“不过在此之前我想见见那位方城令屈大夫能否为在下安排一下?”

屈原点点头说道:“明日我送你时与你一同到方城方城令近些日子皆在方城。”

“好。”

随后屈原与庄辛又喝了几碗酒旋即便在一张卧榻上睡下了。

次日屈原向叶邑邑丞向缭说明了情况向缭一听庄辛已被屈原说服发展为屈原在楚国的“内应”自然不会拒绝当即使人转告叶邑司马乐续使乐续带着一队人亲自护送屈原与庄辛一同前往方城。

有乐续在旁屈原、庄辛等人自然不会被方城的巡逻卫士阻拦很顺利地见到了蒙仲。

当时蒙仲正与郑奭、蔡午两位军司马一同巡视方城、许地、郾城三地军队的联合训练毕竟这段时间蒙仲也曾收到禀报有不少秦军奸细假称是流民偷偷摸摸在他方城一带转悠。

蒙仲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白起心中其实也有攻击他方城的念头。

当然这并不奇怪毕竟蒙仲平白无故从白起手中拐走了十几万的楚民真当白起心中没火?

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被白起得知方城守备空虚什么秦魏两国言和停战那白起必然进攻方城拔除这颗钉子免得他进攻楚国时蒙仲在背后拖他后退。

但遗憾的是蒙仲对此早有提防早早就请来了郑奭与蔡午两位军司马的军队使方城的驻军一下子就暴增到两万多算上最近从叶邑征募的楚人新卒方城一带的魏军人数快接近两万六千余人。

平心而论在手握七万秦军的白起面前两万六千人的魏军根本谈不上多但考虑到这股魏军的主将正是蒙仲白起心中多少有些忌惮——毕竟在伊阙之战时蒙仲就曾凭借两万魏军败卒翻盘当时白起麾下亦有六万秦军。

再加上宛城韩将韩骁麾下的一军兵力宛方两地的魏韩联军总兵力堪堪接近四万这才使得白起不敢轻举妄动。

但即便如此蒙仲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毕竟他很了解白起知道后者绝对咽不下十几万楚民被他卷走的这口恶气虽现如今秦军还未有丝毫动静但这并不代表白起就会饶过方城。

说白了白起与蒙仲之间肯定会有一场交锋只是不知会爆发在什么时候罢了。

这事蒙仲自己也清楚但他竭力想要避免确切是说是想要延后毕竟就方城现如今的军队数量与素质他实在没什么把握应对白起的猛攻哪怕有蒙虎、华虎、穆武三人率领的骑兵。

因此他借屈原的口给楚国的将领昭雎支招寄希望于昭雎能在汉水拖住白起使他这边能有时间扩充军队以及应付今年的春耕。

唔差不多等到六七月吧。

到那时候段干寅许诺的五千匹战马应该就能运到方城如此蒙仲就能训练更多的骑兵并且到那时候方城这边从叶邑征募的楚人新卒也应该已具备了一战之力。

还有四个月!

当然前提是楚国能坚持对抗秦军的态度这也正是蒙仲此刻最担心的。

怕就怕在他的支招下虽然白起未能击败昭雎而攻破鄢邑但楚国却抵不住压力向秦国屈服。

那就是最最糟糕的局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