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耿瓛双眼开始泛起了红光,似乎自己这么一番安排,朱棣必死无疑一般。
但杨文却说出了不同的看法,他沉声道:“大帅,依我看燕王这么做,并非是彻底放弃了北平,北平城池坚固,曹国公的兵马尚未在德州,一时半会赶不到北平,况且五十万大军,行军速度可想而知,燕王这么做,就是看准了曹国公五十万大军来不及攻打北平,所以才干如此大胆,兵行险招,亲自率领五万兵马来攻打永平府。“
说道这儿,杨文扫了一眼耿瓛,见他连连点头,才继续大着胆子道:“燕王这是想趁着曹国公的五十万大军来到北平之前,先行一举解决了我们这一路人马,这样一来,北平便去了后顾之忧,然后在集中兵马对付曹国公?“
“嗯,杨将军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这个时候,燕王敢不顾北平安危,全力攻打永平府只怕是有了此意啊?“耿瓛叹了声道。
杨文又道:“只是末将看来,咱们虽然刚刚占领了永平府,但根基维稳,况且,我军将士有八万之多,永平府城小,兵多反而摆不开,若是在城中迎战燕王只怕诸多不便啊?”
耿瓛的目光黯然了不少,望着杨文奇道:“依杨将军之言,我等该如何迎战燕王呢?”
这杨文在朱元璋一朝,一直是个默默无闻的中下级武将,朱元璋大肆诛杀有功之臣后,胡惟庸案,蓝玉案,铲除了大批功臣,造成了军事人才的匮乏至,洪武末年,开国功臣“存者唯(长兴侯耿)炳文及武定侯郭英二人”。为了弥补军职的空缺,朱元璋不得不提拔中下级军官,杨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得到晋升,成为执掌方面的统兵主帅。洪武二十六年二月,杨文以右军都督佥事之职出任海运总兵,奉命“率京卫将士运粮往辽东”。
在此之前,开国功臣靖海侯吴祯、延安侯唐胜宗、舳舻侯朱寿等人都曾“总舟师”由登、莱转运粮饷物资到辽东,以后“岁以为常”,足见朝廷对此事的重视。这次杨文担任海运总兵,这是他第一次以主帅身份执行军务,意义非同寻常,这意味着他已经拥有“执掌方面”的权力了。杨文不负朝廷重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洪武二十六年七月,他被提升为左都督,此后被朱元璋移兵奉议等处多次平叛,帮助朱元璋平定了都康、向武、南丹等地,功劳甚大,此后一直奉命镇守辽东。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元璋病重,这位兢兢业业的开国之君此时并没有减少对北部边防问题的担忧。为了防止蒙古部落在他死后趁虚而入,他临终前对北部边防作了最后的安排。他发了三道敕谕,一份发给燕王朱棣,一份发给武定侯郭英,另一份就发给了左军都督杨文。他命令“杨文从燕王(朱)棣,武定侯郭英从辽王(朱)植,备御开平,俱听燕王节制”,多次追随燕王出兵塞北,对燕王的行军布阵,极为熟悉。
听耿瓛询问,杨文道:“依末将之见,燕王兵力不足五万,我等有八万兵马,不如我等在城外列阵,背城一战,只需好生布阵,挫败燕王也不是绝无可能?”
吴高听了冷笑声,道:“杨将军此言差异?那燕王兵马虽不足吴王,可多事骑兵,来去无踪,塞北连鞑子都不是其对手,我等若是摆开阵势,背水一战,声势的确足够下人,可燕王这此来,俨然是昔日的楚霸王巨鹿一战,若是我等守不住,岂不是进退不得,到时燕王趁机攻下永平府,我等该退往何处?再者,朝廷五十万大军已经在赶往北平的途中,只要我们能拖一日,便是给朝廷,给曹国公多了一日攻打北平的机会,胜算也就大了一分!所以本侯以为还是据城而守为妙。”
杨文看了一眼耿瓛,见皱着眉头没坑声,显然是还没动心,便道:“侯爷之言也是极有道理,只是我等有八万大军,未必就怕了燕王,何况咱们拥有永平府,后方给及充足,以逸待劳,打败燕王也不是不可啊?”
耿瓛思索了一番,只觉得两人的建议都不错,既然如此,不如做两手准备,想了便道:“两位将军不必争了,本帅已经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