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九尊问道 > 九尊问道最新目录

第一章 缘起不正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不正山。

地处人族天武和魔族雪国极北的交界处,山下百余户人家,多为丁姓。

不正山唯一的酒肆,名为武神酒肆。

旗幡上写着大大的两个字,武神。

酒肆中,木桌两张,木凳四条,老板姓丁名又九,算得上不正山酿酒的一把好手。

虽说,萧启山刚到不正山的时候。武神酒肆的酒,他只喝了一口,吐了三天。

可在不正山,扎下了根,萧启山也就喝顺了嘴。

平日里,武神酒肆少有酒客,大多为两人,一人就是萧启山,生的唇红齿白,一副佳公子的模样。一人名为良人,魔族中人,样貌粗狂却不失细腻。

两人都是同一日,进的不正山,还义结金兰,拜了把子。

何为不正山,不过是天武国的流放之地,只所以设在魔族的边界处,无非是让流放的人自生自灭。

后来,不正山迎来一个大人物,名为丁牧。

六百年前,赫赫有名的武神将军,武神酒肆也是出于他的传说。

酒肆的墙上,一直挂着丁牧武神的肖像,还有一首武神留下“无题”的千古绝唱。

北魂思东冥,

百尺忘不川。

对酒千里客,

望山空寄心。

这首诗,挽救了丁武的人生,也挽救了不正山,虽然不正山还是人族和魔族都不会管的地方,可不正山在魔族的眼皮下,好好的活了六百余年。

萧启山是流放的罪臣,他的遭遇只跟他的义兄大哥良人提过。

萧家在天武开朝以来,是人族第一大族,其父萧天岳,被人皇亲封为岳王,手握百万大军,立下汗马功劳。

而萧天岳膝下七子,六子一女,萧启山就是第七子。

萧家幼子,却是不可多得的才子,九岁入朝,十一岁就封为二品学士,十六岁娶了天武尚京的才女于漾柔为妻,十七岁被流放不正山。

唏嘘过往,不胜唏嘘。

若是,在天武境内,提起四个字,每个人都会记忆犹新。

寒门旧案。

便是这四个字,萧家满门,家破人亡,余下的萧启山和于漾柔,还有不到一岁年纪的女儿萧允儿,一家三口,有惊无险的行至不正山。

何为有惊,这个“惊”字就出在他的儿子萧问道身上。

他膝下一儿一女,萧允儿是他的亲生骨肉,萧问道是在流放的路上,被他捡起。

每逢看到萧问道,萧启山总会想起,那晚的情景。

天武历,泰始十二年。

萧启山一家三口,从泰始九年的年末,被发配至不正山。

他从蓄在将门,心智早已成熟,何为天命,他早已看透。

天武有两大门宗,一门为寒门,萧天岳所创立,收养苦寒之家的孩子,在此修道。

一门为唐门,立世一千余年,被称为盛世唐门,门主唐济宗已叱咤人族,三百余年。

天无二日,山无二虎。

萧天岳成也寒门,败也寒门。

以“兵教”为由,萧天岳在人皇皇宫之中,一待就是半年。

人慌而马乱,寒门子弟,一心想着报效“岳王”,八万余人,围了皇宫,半月有余。

半月光景,人皇发下告示,寒门谋逆。

谋逆二字,压死了太多的人。

人皇借唐门的手,清除了寒门,萧家一夜之间,沦为罪臣。

萧天岳的义弟,一代武尊易慕白,将萧启山一家三口的性命,保了下来。

三个发配之地,一为皇陵,为先祖守灵,萧启山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二为西南荒丘之地,开垦良田,萧启山抓起,握为一团。

第三个地方,便是不正山,没几人知道的地方。

一家三口,出京的时候,没人押解,无人跟随,并非是人皇开恩,而是没人知晓,不正山还有没有这个地方。

萧启山一直喊易慕白为“二叔”,从小在“丹青楼”长大,再路过丹青楼,只见匾额之上,只留下青楼两字。

那一刻,萧启山原谅了他,尽管他心中还是咒骂着。

易慕白将他的坐骑“大将军”,送给萧启山,一路上作为代步。

接过那头黑驴大将军,萧启山头也不回的踏出了尚京,踏出了他从小生活的地方。

决绝的萧启山,凭着一股“傲气”,走了足足三载,才算是到了极北之地。

三年一过,一家三口也是换了模样,虽是衣衫褴褛,可心中的怨气却是少了许多。

待萧允儿能出声喊“父”,他心中已全然不再想,当年的事。

一路困苦,可也顺风顺水,不算遭罪。

就在萧启山感激道祖的时候,看着天际的一团赤云,心中怒声滔天。

异象天降。

在目力所及的苍穹之上,小山般的火雨流石,砸在大地之上。

夜如白昼,天上的那团光晕,持续了一个时辰。

这让萧启山想起了“天降仙山”的故事,立即狂奔而去。

一心想着,五千年前的“九大仙山”,就是天降落下的。

口中念叨着,时也,命也。

乐不可支的萧启山,满心想着“奇遇”或是“获宝”,一息成仙,杀回尚京,将人皇夏渊末踩在自己的脚下,为萧家满门报仇雪恨。

切齿咬牙的萧启山,就这样看到了萧问道,一父一子,两眸一对,结下了“梁子”。

萧启山将“弃婴”抱给了于漾柔,一家四口,一起踏进了不正山。

良人,也是在入村的时候,与萧启山结识的。

两人同为“流放之犯”,而且都是拖家带口的来到的不正山。

在见到良人的时候,怀中也是抱着麻布襁褓,一个女婴,嘤嘤啜泣。

“这是半夏,我的女儿。”

这是良人看到萧启山说的第一句话,萧启山只能指着萧允儿和萧问道,介绍了一下。

一见如故,同病相怜。

两人搭建的屋舍,就隔着一道篱笆墙,良人大多在萧启山家中,喝酒吃饭。

不正山中,虽是苦寒,也颇为洒脱。

而萧启山与良人在一起久了,总感到他身上透着一个“邪”劲儿。

山中野夫,多以狩猎捕鱼为生。

其他的山民,多是捕一些狍子和野兔,而良人扛着回来的不是斑虎就是花豹。

自小,萧问道就是吃着“虎心豹胆”长大的,在良人的教导下,萧问道却是亦正亦邪。

萧启山本就是才子,教的萧问道多为“正道”。

良人教的却是“生存之道”,何为弱肉,何为强食,何为命中没有,要强求。

一般人,看着斑虎都是远远的避开,而在良人的教导下,萧问道持着一柄半寸长的小刀,追着斑虎满山跑。

一来二去,不足十岁的萧问道早看不上狍子野兔。山中狩猎,带回来的都是猛兽。

看着院落中,虎骨豹皮,一层一层的摞在家中,无聊之时,便会扯起一张,到武神酒肆换酒来喝。

兄弟两人,从小就开始靠着“儿子”,混吃等死了。

直到一日,眼看着家中的“虎骨豹皮”,少了起来。

萧启山看着在院落中玩泥巴的半夏和萧允儿,便问道:“道儿,去哪儿。”

良人从外回来说道:“别找了,道儿在不正山的山洞下,悟道呢。”

悟道?

萧启山拍拍屁股上的土,来到了不正山的山洞之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