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比武台上,太史慈朝着校尉拱手施礼,看向比武台对面的三人,眼眸中寒光闪烁不定,信心满满。
对面三人看向太史慈也是一脸的不屑,一个无名之辈罢了,竟敢以一敌三,真是不知死活。也难怪他们有这个想法,他们三个在烈阳国当中绝对是顶尖的存在,也可以说是烈阳国的主力骨干了;当然,这仅仅是在烈阳国。
王凡,年龄34,武力80,谋略68,政治41,统帅75,特殊能力无。
王辛,年龄31,武力78,谋略69,政治35,统帅67,特殊能力无。
李文,年龄35,武力77,谋略70,政治52,统帅70,特殊能力无。
(从现在开始,英雄的能力属性将会展示给诸位读者,忽略了烈辰询问系统才能知道人物的属性,这样就算主角不在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到英雄们的属性。)
王凡和李辛二人是亲兄弟,因在战场上表现出非凡的身手,杀了不少的敌兵,让敌方很多士兵都畏惧与他们,北星寒看后非常的满意,认为他们是烈阳国的后起之秀,未来的栋梁,因此一手提拔上来的。
至于李文,他本身就是个官二代,父亲是烈阳国的振国将军,名叫李松。
别看李文是官二代,他可跟别的官二代不一样,李文从小就学习武艺,在烈阳国寻求名师,奈何烈阳国地小人稀,武学大师岂是这么容易能找到的?只好拜了一些不入流的人学习武艺,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还是略有小成的。
烈辰从系统里得知这三个人的名字和属性后心里是忐忑不安,他们的武力也不是很弱,都在80左右,称得上是准二流武将了,也不知道太史慈能不能胜。
烈辰担忧归担忧,可比武台上面的四人却没功夫多想,就在烈辰查看他们的属性之时,四人已经厮杀成一团,杀的难解难分。
经过二十回合的厮斗后,太史慈明显占据了优势,从一开始的防守逐渐发起了进攻,可见烈辰刚才的担忧是多余的,太史慈虽然占据了上风,手中的双戟挥舞的寒光烁烁,令人惊骇不已!
王辛在与太史慈硬碰硬的接了一招后顿时感觉双手的手指发麻,手中的长枪都快拿捏不住了:“李兄!这家伙好生厉害,手中的双戟挥舞的密不透风,在这么打下去我们很难取胜啊!”
李文此时早已是累的气喘吁吁了,以前和烈云国交战的时候也没见对方有这号人物,难道这太史慈比烈云国的武将还要厉害?想到这里,李文心里既震撼又懊悔,烈阳国还有这般人物,早知道就不该答应大将军的话了。
王凡见李文满头大汗,气不成声,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心里是又急又怒:“不能在这么打下去了,我们三个人分三面成品字形包围住他,找准时机一击得手!”
听完王凡的吩咐后,三人当下也不在犹豫,以最快的速度分散在了太史慈周围,企图分散进攻,让太史慈防不胜防,以人海战术取胜。
太史慈身披黄金链子甲,手中双戟揽在左右,沉声说道:“凭这就想打败我?你们还是太小看我了!”
话音刚落,不等三人反应,太史慈手中双戟再次挥舞起来,朝着王凡就是一顿猛砍猛刺,犹如双龙出海一般令人防不胜防,以图先发制人,逐个击破。
王凡大吃一惊,没想到太史慈会抢先进攻,当下也不敢多想,急忙挥舞着手中大刀来回遮挡;奈何太史慈的双戟招招毙命,速度极快,还是被太史慈逼到比武台的边缘被一招给打了下去,栽了个踉跄。
王辛,李文二人此时才刚刚反应过来了,见到王凡被打出了比武台,二人收起惊讶的目光,不给太史慈停顿的机会就拿着手中的长枪向着太史慈刺了过来!
太史慈也没有大意,在收拾完王凡之后,太史慈只感觉后面掀起了一阵阴风,不敢多想,太史慈猛然回头,正好碰见王辛,李文二人手提的长枪朝着自己刺了过来:“鼠辈,竟敢偷袭!”
太史慈双戟同时挥出,一个神龙摆尾挡开了二人的长枪,紧接着太史慈纵身一跃,双脚猛然踢出,直直踹在了王辛,李文二人的胸口上,二人如同断了线的风筝般飞出数十米,狠狠的落在了比武台的外围。
……结束了!
在场的众人无一不例外,刚刚四人还打的难解难分,可现在居然一下子全给打败了,就连烈辰也是惊愕万分。太史慈前世不愧是江东虎将,奈何英年早逝啊,不然也会像张辽、马超、许褚等人一样,在三国的历史舞台有着更出色的传奇故事!
倘若逍遥津之战时太史慈还在,恐怕张辽也很难追的孙权10万大军跑吧,正史当中周瑜和鲁肃交谈关于与荆州结盟之事时曾说:“若子义未亡,结盟之事十拿九稳。”而此时,赤壁之战还没爆发,曹操的大军也只是分三路囤积于毗邻荆州的三个军事重镇。
从这些话当中可以看出,太史慈是在赤壁之战前死的,而逍遥津之战是在赤壁之后的,就不存在演义当中太史慈与张辽交战与逍遥津中中伏被害一事了。
就连太史慈死的时候还说了一段名言:“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可见太史慈乃真丈夫也,奈何天妒英才,离开人世的时候只有40岁,壮志未酬啊。
烈辰心里暗自惊叹,誓要在这片土地上做出点成就,让太史慈前世的遗愿今世能够完成,给他一个更广阔的舞台!让那句: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长剑立不世之功的后半句给去掉。
“太史慈将军武艺超群,乃我烈阳国罕见之奇才也,就连之前的烈蓝国当中恐怕也没有如此奇才!”
惊讶当中的群臣缓过神来之后,一名士大夫上前向着烈封当即就跪,一阵掏心肺腑之言,把太史慈一阵吹捧,百年、千年都难出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