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不得不说,谢瑶环的提醒对于舒贵人也好,对于孝庄也好,甚至对于唐贵人和那拉贵人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孝庄为了抬举舒贵人可以尽快的和佟贵妃打擂台,固然给了她不少的好处,甚至于差点儿将她推上了嫔位,可是同样的,一个新入宫的妃嫔,得到如此的荣宠,也给舒贵人拉足了仇恨值,别的不说,就连老实本分如唐贵人,那拉贵人这种,如果没有谢瑶环的那番话和许下的承诺,都会忍不住心生嫉妒,更不要说其他的妃嫔了。
一时间,舒贵人在众人心中的地位,几乎是直逼当年的董鄂妃,就在唐贵人和那拉贵人还没有掌控长春宫的时候,都不知道多少暗手朝着舒贵人去了,什么藏了红花的老母鸡,什么蕴含麝香的家具摆设,什么涂了药漆的药罐子,更不要说今天一朵带毒的花朵,明天一块饱含青苔的鹅卵石,没有你不知道的,各种各样的手段,让长春宫应接不暇,几乎到了草木皆兵的状态。
这个时候,长春宫这个常年隐形的宫殿,才知道原来在后宫之中,居然还有这样的手段,也生生给还带着几分憧憬,几分少女情怀的舒贵人好好的上了一课,后宫,就是一个吃人的地方,在这里,你不吃人,人就吃你,哪怕是想要明哲保身,也要有足够的实力,否则,置身之外只有一个后果,被人吃掉。
如果依靠长春宫三个贵人的手短,怕是要不了两天,舒贵人的龙胎就会变成死胎,不过幸好,谢瑶环提醒的及时,在当天晚上,就有一个老嬷嬷,带着太后的旨意,前往长春宫照看舒贵人的龙胎。
不是什么人都能让孝庄吃亏的,对于孝庄而言,宫里的这些妃嫔的手段着实不够看,如果不是因为牵扯太大,孝庄不好出手的话,怕是这宫里,很有一些妃嫔要遭殃,不过就算是这样,在经历了几次艰险之后,舒贵人度过了前三个月的危险期,总算是将龙胎抱住了。
不过,这一次的事情也给了孝庄一个教训,自己固然是太后不错,后宫之事,比起皇后自己甚至更有发言权,可若是行事太过偏颇的话,也会引起后宫怨怼,就好像这一次,孝庄难道不知道背后有那些人动手吗?
自然是知道的,否则,她就不是能够历经数朝,坐上皇太后位子上的孝庄了,但正是因为知道,孝庄才感到心惊,这一次动手的,基本上是阖宫上下所有的妃嫔了,唯一没有动手的,只有寥寥几人罢了,哪怕是太后,也不可能发落了所有的妃嫔,否则,后宫不说,前朝都要乱起来,因此,哪怕是孝庄,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只能忍下了,毕竟,如果不是她不顾后宫妃嫔的脸面,肆意抬举舒贵人,也不会有这样的情况。
因此,孝庄只是保住了舒贵人的龙胎,并没有对其他的妃嫔出手,权当不知道了,其他的妃嫔也不是傻子,见好就收,在被阻挡了之后也不再出手,至于那些执迷不悟的,大多数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存在,孝庄自然也不会和她们客气,倒也出手收拾了几个常在答应的。
这三个月里,因为把心思都放在舒贵人的龙胎上,孝庄一时间也顾不上佟贵妃,接着这三个月的功夫,佟贵妃也借助手中的宫权,终于将之前被孝庄打压的势力再一次巩固起来,因此,舒贵人的龙胎刚刚安稳,孝庄便再一次投入了和佟贵妃的交锋之中,至于谢瑶环,此刻却是顾不上了。
说起来,这段时间来,谢瑶环也不止一次的想要和济渡商议有关西洋的事情,可是后来,因为云贵那边的变化,济渡无暇他顾,只能暂时搁置了。
正如当初谢瑶环所预料的那样,云贵之地的那些藩王们,平定了云贵之后,看似老实,可是心里,却未必是这么想的,一个个暗地里招兵买马,谢瑶环出手,让佟国纲去了云贵之地,一方面,是为了增强佟贵妃的实力,塑造一个佟家强盛的假象,另一方面,何尝不是为了遏制几个藩王。
几个藩王和佟国纲彼此牵制之下,任谁也不可能真正的发展起来,除非他们之间勾结在一起,不过佟家有一个贵妃娘娘在宫里,还有一个身份最尊贵的皇子阿哥,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应该站在哪一边,因此,佟国纲绝对不可能和藩王勾结在一起。
在这个过程之中,佟国纲发现,平西王吴三桂,和安南(越南)、南掌(老挝)、暹罗(泰国)、缅甸那边颇有牵扯,似乎有着利益往来,不得不防。
此时传到京中,顺治格外重视,三个藩王,各个手握重兵,若是背着朝廷有什么勾结的话,不用说,目的自然是顺治的龙椅,因此,顺治才会让济度出手,不错,顺治的确忌惮宗室,可是一旦涉及这等国祚大事,也只有宗室才能让顺治信任。
而且,此事全权由佟国纲负责,顺治也不担心济度会因此执掌大权,这才干脆的放手,不得不说,拥有了郑亲王留下的人手,济度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将此事了结,虽然没有掌握到确实的证据,却也知道,那些藩王的确有不臣之心,只是如今以清朝的国力,还不能随意动手,因此只是在暗中警告了那些属国一番,暗中警惕起来。
至于吴三桂那边,似乎也得到了消息,连忙上表,说自己并无不臣之心,一番歌功颂德之后,便老实下来,不过双方都知道,这是因为没有证据,而且双方如今都处于积蓄力量的时候,等到日后时机合适的时候,终究还是有一战的。
因为这个情况,佟国纲自然是立下军功,佟贵妃的气势也更加嚣张起来,在宫里说话都直起腰板来,也和孝庄好好的过了几招,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谢瑶环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