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麟嘉元宁 > 麟嘉元宁最新目录

第四十六章 猜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等到周元宁长大,才发现,自己想得太过简单。

想让朝廷清明,不是杀几个贪官污吏,处置几个权贵子弟就能做到。要想改变,只能徐徐图之。

皇帝周承昌也是这个想法。若是周元宁再娶了四王八公家的人为太子妃,四王八公的气焰会更甚。

周元宁也是想到这些,估摸着皇帝选的太子妃出身一般,但一定有过人之处,能让四王八公承认。

选秀之前,周元宁细细查过秀女的来历,觉得山雪柳符合她的设想。

万万没有想到,皇帝指婚的对象竟是毫不起眼的蓝半荷。

周元宁问,“外面是怎么传的?”

周元宁这两日一直都在重华宫,为的就是躲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吴成道,“据我所知,唐家反应最大,折子已经上了好几封了,陛下没有理会。”

唐家子嗣众多,女子也多。选秀之事,更是足足派出五名女子,结果,连初试都没能过,折戟而归。

“吴家也上了好几道,都是我父亲不安分,我那个庶妹,许给五皇子做妾室,我爹受不了,还跑到我娘那里去,想求我娘去上书,还好,被我拦下。”

四王八公府的女儿最为金贵,就算是庶女,也断断没有做妾的道理,即使是皇家,也不行。

周元宁冷笑一声,“果然,其他府可有什么动静?”

吴成摇摇头,“我也奇怪,除了这两家,余下的都没有动静,太子妃那里也没有人去打扰。”

“端王府就没有什么举动?”

老端王早就不在世上,如今的端王是王景略的父亲。因着王景略和周元宁的关系,端王对太子妃之位也颇为注意。

只是端王府人丁稀少,也没有嫡女,只有一个十四岁的庶女。前几年,端王也曾暗示周元宁,想让周元宁开口,去皇帝面前求娶。

只可惜,那时候,周元宁顾及着自己的女儿身,装傻充愣,蒙混过去了。

这次的殿选,端王的庶女虽被选中,赐婚对象也只是皇族旁支,端王都没闹起来?

“你也知道,十二家里,也就景略家清白点,端王又不怎么闹事,再说,他家女儿好歹还是正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周元宁觉得吴成说得在理,心里还是担心,“孤总觉得这事不会那么简单,你的身份特殊,不排除吴家防着你,有些事,孤还是要去探探父皇的口风。”

吴成也赞成,“不错,还是去陛下那里问清楚,咱们也能安心。”

太极殿内,皇帝正在批阅奏折,看到周元宁来了,忙让柳良海上了一盏新茶。

等皇帝处理完朝政,周元宁见四下无人,才起身问,“父皇,儿臣有一事想请教。”

皇帝看着周元宁,语气有些冷淡,“宁儿,可是赐婚一事有不满?”

“儿臣不敢,只是,还请父皇告知儿臣,儿臣大婚,可要派人去请岳丈?”

皇帝对周元宁说是宠爱也不为过,只是,在某些事上,皇帝的态度总会变得不一样。

皇帝的脸色渐渐温和,“宁儿,你的婚事也不急,前面还有你三个皇兄,等国师那里衙了日子,朕会派人去请的。”

皇帝说完,有些送客之意,周元宁也不能过久停留,只好回到了自己的重华宫。

吴成还在书房等着,看到周元宁那么快就回来,颇为惊讶,“这才多久,你问到了?”

周元宁摇摇头,吴成也知道情况不妙,“陛下的心思,真不明白。有什么不能同你讲的,藏着掖着算什么。”

“你又不是头一天知道,父皇自有安排,咱们早做准备就好。”

吴成有些气恼,“我看,舅舅就是不想让你掌权,你看看你自己,快要行冠礼了吧,你上过几次小朝,又上过几次大朝?”

周元宁脸上有些怒意,“吴成!”

吴成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又拉不下脸来,连晚膳都没用,急匆匆地就离了重华宫。

周元宁回想起自己十八年的人生,上一次同父皇促膝长谈仿佛过了好久,又好像还在昨日。

或许是顾忌着自己的女子身份,周元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些躲着皇帝。父子之间的情谊,像是从那个时候,不如从前了。

在周元宁心里,皇帝的分量不一般。孝惠皇后死后,名义上,周元宁是交由贵妃抚养,实际上,周元宁都是跟在皇帝身边,可以说,周元宁是由皇帝一手带大的。

可也是皇帝的看中与疼爱,周元宁愈发猜不透皇帝的心思,父皇是真的想让自己做太子吗?

皇家无情,可周元宁还是愿意相信,父皇平日里对她的好,是真心的。

天色渐晚,佩秋领着一众宫女,伺候周元宁用晚膳。

佩秋原想着吴成会留下来用膳,今日准备的菜品有些多了。周元宁只选了一些清淡的小菜,就着白粥吃了些。

周元宁有些心不在焉,她倒不是很着急自己的婚事,毕竟长幼有序,她前头,还有好几个。再加上,国师又是知道自己身份的,想再拖些时间也可行。

这样算下来,一两年之内,她还不会成婚。这样算下来,周元宁还有许多时间,好好运用。

桌上的荤腥,油腻腻的,周元宁实在没胃口,都赏赐了下去。

对于大周的现状,周元宁心中早有蓝图,只是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才能减少四王八公的反对,毕竟,周元宁是想从他们手里夺权,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周元宁用的吃食虽不多,还是觉得有些腻,便让佩秋去做些甜汤过来润润口。

佩秋上了一品银耳百合羹,“殿下,您不喜欢油腻,这羹清甜,您不妨尝尝。”

周元宁见这羹汤色透亮,不由得食指大动,拿起调羹尝了一口,只一口,周元宁就全吐出来了。

佩秋吓了一跳,“殿下,您怎么了?”忙倒了一杯水,给周元宁漱口。

周元宁皱着眉头,“你没尝过吗?”

佩秋不知何故,“殿下,您的每道膳食,奴婢都是尝过才敢给您端上来,这道羹,奴婢肯定尝过。”

周元宁推过那碗,“你再尝尝。”

佩秋拿过那碗,另用一干净的调羹抿了一口,还没咽下,也同周元宁一样,吐了出来。

“殿下,这羹,怎么是苦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