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星月魔影 > 星月魔影最新目录

第一章 小和尚智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清晨破晓。

千年古刹!

洪亮的钟声。

武僧的吆喝声!

这一切,似乎以为少林寺这座千年古刹掀开了新一页,练武场上,少林弟子的吆喝声,雄亮而整齐,与洪亮的钟声传遍全寺。

而在距大雄宝殿五里外的一间竹编禅房里,一位老和尚正在打禅入座,手里拿着黑色佛珠,只见一粒粒佛珠转了一遍又一遍,似乎永无停止。老和尚双目紧闭,鹤眉白须,那光秃的额头布着几道皱纹。那须眉不时被清风轻拂,肩上那破旧的袈裟却纹丝不动,仿佛已达到坐禅的最高境界。

禅房空间不大,其背后也是一间小房间,一张小小的竹床摆在里面,似乎住着一位孝子。禅房皆由青竹编制而成,就连桌子,椅子还有茶几也无一不是由青竹编制。

这地方很宁静,原来是块荒凉的草地,虽然也属少林寺范围,但极少人到这一地方来。况且这地方背靠岩壁,面临深渊,只有一条曲折的小路到达这里。老和尚看到这些,好像如获珍宝,不久后,便在这里搭建了这一禅房,这老和尚称之为“静心斋”。

说起这老和尚,他便是数十年前震惊江湖的了智禅师。他原是少林达摩院首座,镇守着少林寺宝库—藏经阁。说起藏经阁,江湖中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里面收藏着各种珍宝。有少林至宝《易筋经》,七十二绝技,罗汉拳,达摩剑等,无一不是江湖至宝。只要学会其中一种武学,就可以横行江湖,在江湖中有一席之地。所以有“天下武学出少林”之称。

当年了智镇守藏经阁,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十年,但都将藏经阁里的各种武学看了一遍。七十二绝技也学到了其中十多样,就连易筋经神功也学到了五六成,虽然如此,但他已是全寺武功最高的和尚。易筋经神功武林至今没有一个人练至最高境界,了智禅师学到其中五六成,已是前无古人的地步。后来了智发现藏经阁内也有各种医书,于是便精心研究医书药理。

在他四十多岁时,便离开了达摩院,云游四海,行侠仗义,救危扶伤,劝人从善。行走江湖期间,劝化了不少无恶不作,烧杀抢夺的地方魔头与恶霸。如岭南一霸赵无敌,江西阎罗薛霸,草原飞鹰冯一非。还运用自已的医术,救治了不少垂危病人,所以江湖人称“云游僧”。

后来了智又受邀参与了诛灭意图危害武林的魔欲宫,会同武当、丐帮、华山、峨眉、崆峒等门派掌门人,一起诛杀了魔欲宫宫主欧阳无敌。但后来又不知怎样,了智突然在江湖销声匿迹,江湖人士极少人知道其行踪。寺里除了“智”字辈以及个别“空”字辈和尚知道他在这里外,无人知道。他们还知道了智禅师十年前收养了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后来了智慢慢将他抚养长大,收其为徒,佛名“智心”。

由于智心辈份极高,跟现在的智善方丈乃同一辈份,所以在少一辈的僧人称之为智心小师叔。了智还在念经打坐,不一会,院门被轻轻推开。一位十多岁的型尚背着一捆柴回来了。

了智似乎早就知道有人来一样,眼也没睁开,很安详地说:“徒儿,你回来了!”

型尚很机灵地回答:“是,师父!”

“你今天好像迟了半个时辰回来,你到哪里玩了?”

因为智心自五岁起,就开始挑水砍柴。天未亮就出去,每逢寺院钟声响起不久,他就回来。现在钟声响起很久后才回来,所以了智才这样一问。

“师父,你看我帮你抓了一只小白兔回来,你喜欢吗?”智心很天真地说。

了智慢慢睁开眼睛,目中顿露精光,显然内功修为已臻化境,然后脸带微笑地说:“徒儿,你把它放了吧!”

智心很不情愿地说:“是,师父!”他从小就听师父的话,师父叫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从问为什么。似乎师父的话都是对的一样。

“你放了那捆柴到柴房,然后到为师榻前,为师有话要对你说。”

“是师父。”智心一边放柴一边思考:师父会问自己什么呢?难道我做错了什么事?还是师父又想带自己下山一趟?

因为智心六岁时,了智曾带过他下山,使他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有多精彩,使他不成为井底之蛙。了智也顺便买了几匹布回来,帮智心缝了几套衣服。智心想到这,很机灵地笑了笑,匆匆跑去放柴。

一会智心来到了了智禅师的榻前,了智这时放下了手中的佛珠,看了看天真机灵的的智心一眼,然后道:“徒儿,你在静心斋住了多久了。”

“师父,我也不知道住了多久,应该有十年了吧。”

“嗯”了智点点头,然后又意味深长地说:“十年了,你也就十岁了!为师也有一个甲子了!你喜不喜欢跟为师住在一起?”

“喜欢。”智心不假思索地回答。

了智想了一下道:“但为师已年老,不可能一辈子陪你住在这里,何况你也不能一辈子跟我住在这里,你还要寻找你的父母。”

了智一直没告诉智心这一件事,一来智心还小,二来智心也不问。智心之所以不问,因为他一直认为和尚没有父母,自己是师父在哪里抱回来的。何况智心很少离开这里,连寺里也很少去。

“父母?师父,什么叫父母?我不是你捡回来的吗?”智心疑惑地问。

“傻孩子!捡回来也是由父母生的,难道你从石头蹦出来吗?”了智微笑地答道。

“师父,那我父母是谁?”

“徒儿,至于你父母是谁,为师也不太清楚,但为师当时途径武汉。在离武汉城四十里外的一处山谷,名叫死亡谷,在谷口的一处草丛中发现了你,当时你正“哇哇”大哭,而在你不远处躺着一位丫环打扮的姑娘,她浑身是剑伤,且已失血过多,当时已奄奄一息。她用了最后一口气在为师耳边说了一句“把这孩子交给。。。”然后便断气了,所以你父母是谁,我也不清楚。之后,为师在死亡谷附近十里地之内都找遍了,也没发现有人家,于是便把你带回来抚养了。”了智说到这,便眺望了一下远处山峰。

智心听到这,疑惑地问:“师父,那我怎么去找我的父母。”

“孩子,以你现在的年龄,经验以及武功修为是难以在江湖上寻找你的父母。”

“师父,寻找父母也要这些的吗?”

了智看了一下智心天真的模样,微笑道:“孩子,你没行走过江湖,不知江湖之险恶,人心之狡诈,往往一语不合,便刀剑相向,血洒当场。你在这里住了十年,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得微乎其微,以你现在的心智是很难想像的。”

然而,了智说到这,又看了看智心,想到:我这样对他说这些,无疑会在他幼小的心灵上蒙上一层阴影。

“奇怪,怎么说话错就要动刀动剑的,怎么外面的人那么凶恶。”智心从小受了智禅师的熏陶,做人要有慈悲之心,对他人要热情相待,对凶恶之徒也要有宽仁之心。所以他对了智的话感到很惊疑。

了智点点头,默默不语。然后又突然想到什么似的,又看了看智心,然后道:“徒儿,你想不想跟为师学武。”

智心没看见过了智的武功,他犹豫着,于是问道:“师父,什么叫武功,是不是读书写字,我以前不是跟你学过了吗。”

的确,了智每当有空就教智心读书写字,读抄《百家姓》、《论语》、《佛经》等,智心以为又是学这些。

“傻孩子!这些不是武功,学武可以强身健体,锄强扶弱,行侠仗义,还可以自卫不受人欺负。”

“师父,徒儿不想学。”智心想了一会说道。

“为什么不想学,难道你怕辛苦。”

“不是,徒儿害怕学了武功,不小心与人交手,拳脚无眼,把人打伤打死了怎么办?”智心还不知道了智身怀绝世武功,要是能学成其中一样,便可纵横江湖。要是别人想求还求不来呢。

“噢!那你想学什么?”

“总之,会致人伤残的我都不想学。”

了智很高兴自己的徒儿一点贪念也没有,可是也觉得很惋惜。他本想把自己一身的绝学都传给智心,让自己的衣钵有传人。了智这时问道:“那为师传你一套轻功怎么样,它可以让你在危险时,躲避别人的攻击或者逃走。”

“只要不会伤人的我就学。”

“那好吧!现在时间不早了,等吃完午饭,休息一会你就到竹屋旁边那片空草地等我。”了智说完便又闭起眼睛打禅入座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