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东江情缘 > 东江情缘最新目录

第375章 周田围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第三百七十五章 周田围屋

“你为什么要把默默送到福利院呢?”

“不是我送的,是燕子送的。”

“那她为什么要送过去呢?”

“孩子还没有出生之前,她就离开了我。至于她为什么要离开,到现在我都还不明白。她走了以后,也许无法把孩子抚养长大吧,所以就把她给送了。”

“燕子才十多岁,你就把她的肚子搞大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不是我把她搞大的,而是她主动勾引我,我才跟她那个的!她这个人吧,初中毕业后就在我厂里打工,也许看到我既开着豪车,又带着名表什么的,所以为了嫁给我,就主动跟我套近乎!你也知道,女追男隔层纱,我看她长得也算貌美,忍不住她的诱惑,这不两人就发生了关系!”

“那她之所以会离开你,你们之间肯定发生了什么东西吧?”

“其实也没发生什么,就是有一次我发现她半夜还跟某个男的发短信,我实在气不过,就甩了她一巴掌,结果第二天她就跟我闹分手!我看她跟我在一起并不是真心的,纯粹就是套我的钱花,所以我就给了她十万,她就离开了。”

“原来你会使用家暴啊?”

“不不不。我一般都不用暴力的!那天我实在太生气了,才动了粗的!”

“好吧,时间不早了,早点睡觉吧。”

“咋了?就不给我聊下去了?”

“聊啥?不都聊完了吗?”

“那我问你,你怎么做知道这孩子的母亲叫燕子?”

“她来我家找过我了。”

“那她是怎么跟你说的?”

雪瑶把当初燕子的那些话语全盘告诉给了他。

“她这样说,其实是为了更有面子。”

“我哪知道你们的事情。睡觉喽。”

“没劲。”

过了几天,耿老板趁天气比较好的时候,开着奥迪Q7载着她们母女两到乡下逛一逛。耿老板早就听过过周田客家围屋不错,不过因为各种原因一直都没有去成。这不正好时机合适,他们仨启程出发了。

周田的客家方形围屋极具特色,其中周菘宗祠因为建筑时间长、规模之大,装饰奇特令后人赞叹不已,而在周田的东江源姐妹石更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至于周田村名字的由来,必须先提到一首诗:“吕仙古屯独有缘,姐妹两石挑一肩,村妇长舌无遮拦,瞬间‘周海’变‘周田’。”

据说周田有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梯公河,自北向南穿村而过汇入东江源。杏的东西两岸尽是百米高的山地,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吕洞宾慧眼识金,深谙此处是卧虎藏龙、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便萌生搬石、截河、造海、引龙的计划。

一天凌晨,吕洞宾用芒杆挑着两块从美女身上摘下来的宝石——调子石、仙人石,腾云驾雾急急前往。到了周田村南的狮子林山巅,天刚蒙蒙亮。这时有位早期的牧童,看见这位精神耀烁、胡须飘逸的长者居然能用芒杆挑起两座山石,惊叹不已,便大喊:“妈妈,快来看,有个老大伯……”

见过世面的村妇心直口快,大声责儿:“不是人间老大伯,他是天上吕洞宾。”话音刚落,芒杆骤断,仙人遁身离境。调子石、仙人石便坠落在周田境内。

吕洞宾挑石的初衷是把“调子石”放到梯公河北端,把“仙人石”放到梯公河南端。河水从调子石的大缝隙流入境内,制造一个水乡泽园,取名为“周田”。然后把象征“天子”的“龙王”从青龙岩请来长住。可惜吕仙的身份、行踪被村妇识破,瞬间,“周海”便成了“周田” ——意为“四周皆为良田”。这就是周田村名的来历。周田村南相依为命的姐妹石也就成了客家古村的一张名片。

他们仨走进东江源村,驻足向北仰望东江源桠髻钵山,起伏的地平线在天际间勾画出一个宛如仰卧山巅的睡美人。互为毗邻凸显的两只山峰,酷似美女挺拔的一对丰乳。爱美的她还将两颗重量级的宝石点缀在*上,宝光光彩熠熠,使得本来就十分妖娆的身躯变得更加楚楚动人。每每旭日蓬勃而出,晨曦初露之时,美女的胴体便洋溢着阵阵诱人的青春气息。

传说八仙之人的吕洞宾,一日云游桠髻钵山,目睹山中睡美人之后,凝眉深思,似有美中不足之感。他便趁美人还在还在酣睡之时,轻轻摘取*上的两颗宝石。这时奇迹刹那间发生了:甜美的乳汁源源不断地从两个*涌出,然后汇入一股清泉,从高山流下。这就是东江的源头活水。

他们仨游览了“石人舞狮”、“神鱼澡盆”、 “官财石”、“调子石”、“仙人床”、“飞来石”、“一线天”、“馋猴爬树”、客家大院、三雕、仙师神庙、功德碑林等。

其中最出名的要数周菘宗祠。周菘宗祠为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念王周菘(字万椿,清进士,1725-1801)所建。围屋占地四亩,三进大厅,七列厢房,七厅十四井,大小房间七十余间。

周菘宗祠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大厅门楣上的砖雕石刻,玲珑剔透。飞禽走兽,栩栩如生,人物造型,活灵活现,楼台亭阁,别致逼真,雕梁画栋的大厅吊顶更显金碧辉煌。凡此种种,均充分显示出客家方形围屋的风采、神韵。

周菘宗祠建成迄今达两百余年。上世纪曾进行过两次大修。首次是公元一九六八年,时有木工大师王宏明集结一批能工巧匠对中厅的横梁、立柱进行更换。二十世纪末,大厅的夭面千疮百孔,上厅后墙悉数倒塌。一九九八年春,王雁勋、王林泉、王友敬等人奔走呼号,云游集资。当年十二月,几位村民组织精心施工,遂使罕见的客家古建又恢复了她领衔“十八只大屋”的主导地位。

当地还曾留有古驿道,曾有诗云:“石砌客家古驿道,茶呷一口忙进饭,亭中憩后奔东西,书不尽书闽粤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