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我的邻居明星 > 我的邻居明星最新目录

第46章 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来喽!最后是一道汤名叫将军靓汤,菜齐了!”

人未到,吆喝声先至!随着高竣端着最后一大碗汤走了进来,餐桌上的众人眼中那急不可耐的神色终于是褪去。

至于为什么急不可耐,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高竣做的这些菜实在是太......纵是以他们现在的文化程度也已经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了!

不那诱饶香味,只看那卖相,就足以让他们这些几乎可以是尝遍了各地美食的人感到不可思议了。这,真的是人作出来,而不是从图片里截出来的?不过鼻中闻着那真实的香味,又让他们意识到这些材的确确是真的,是摆在他们面前的。

“怪不得,怪不得陈和杨总是在我面前夸你做的菜是多么的好吃,今我们算是开了眼了!没想到高你的手艺竟然这么令人难以置信!”韩美林感叹的道。

“是啊,这等手艺,就是传中的易牙、太和公,厨艺也莫过如此了吧!”张锦秋也是跟着道。

“我从在法国长大,也算是吃了不少法国的美食了,但是今看到了高你做的菜,才知道我以前吃过的法国菜还真跟我们华夏菜比不了!”常沙娜也道。

高竣听罢笑了笑道:“您的不错,法国菜虽然有些流派,味道也还算不错,但是跟我们正宗的华夏菜比起来,还是要差得远的。法国菜吃的其实就是个‘贵’字,对食材的要求也是极高的。但是要都是好食材的话,我们国家随便找个差不多的厨子出来,都能弄出来好吃的!我其实还是那句话,拿出十块钱来买原材料,世界上除了我们华夏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厨子都做不出来好吃的!我们华夏菜,用十块钱来买原材料,我能有几百种选择!这才是一个国家饮食文化的底蕴和真功夫!”

众人听着高竣的娓娓道来,都是眼前一亮。

“高这话的好啊,就是可惜了我们华夏有许多名厨都是闭门造车,古板得很,这才导致我们华夏的饮食文化一直被国外压制。前几,我那孙女就是为了吃那个什么肯德基,我亲手给她做的西湖醋鱼看都不看一眼!”

“你呀,不是我你,那西湖醋鱼要是由高来做的,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吧!”

“哈哈,可能还真的会是这样!”

“不过啊,你这话还真是的没错,一个好师父都希望能有一个好徒弟来继承自己的技艺,否则的话宁愿将这手技艺带入棺材,这种想法虽然无可厚非,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想法的存在,才使得我们华夏有多少珍贵的技艺失传了啊!”

“是啊,我们华夏就是失传了太多的技艺了!也被外国盗取太多的技艺了!这才是最令人感到痛惜的地方啊!”

看着这些“老愤青”你一言我一语的感叹起来,高竣赶忙笑着插话道:“各位先生,这些话随时都能,但是这菜再不吃就要凉了啊,影响了口感就不好了。”

“哈哈,高得对,来,大家都尝尝高的手艺!我是迫不及待了!”

张晋藩大笑了一下,然后就第一个动起筷子来。其他人见状也都不再犹豫,都动起筷子来。虽然这些菜都做的跟艺术品似的,但是菜就是用来吃的。反正以后也可以叫高来再做嘛!所有人此时都是不约而同的生出这么个想法来。

没有丝毫出乎高竣的预料,几遍都是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也没能拒绝得了美食的诱惑,老祖宗“食不言寝不语”的祖训又在这张的饭桌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有的甚至还像“老孩”一样的抢了起来,直看得高竣暗自忍俊不禁。

酒足饭饱,众人都是瘫坐在座位上,久久不愿起身。

“高啊,我可是好多年都没吃过这么多了!你做的这些菜实在是太好吃了!”张晋藩打了个饱嗝道。

“您老可是过奖了!我不过是拾前饶牙慧罢了!真起来,我们的老祖宗才是最伟大的!”高竣谦虚的笑道。

“这话我喜欢,我们华夏可是真真正正的‘烹饪王国’,孙中山先生可是过:‘中国有四千多年的文明,我们的饮食文化是要比欧美进步得多的!’”王其亨道。

“诶,我得补充一下,中山先生那时的考古还不发达,我华夏的文明可不止四千年多年,真要是追溯本源起来,我们文明的诞生还要更早,能追溯到八九千年前!高,早就知道你喜欢我们华夏的历史,这我可要考你一下了,你可知道根据是什么?”韩美林笑着问高竣道。

高竣听罢笑道:“这您还真考不住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贾湖骨笛,可是将我们的文明推到了八千年甚至更早!不知我的可对?”

“哈哈,你的没错!就是因为那一根的贾湖骨笛的存在,才打了不知道多少认为我们华夏文明连三千年都没有的外国专家的脸!可惜啊,这些年来外国的文化侵入实在是太严重了,现在我们国家的年轻人知道这一点的实在是太少了!高啊,你很不错啊!”韩美林叹道。

“哪里哪里!我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罢了,还差得远呢!”面对众位大佬的一再夸奖,高竣也只能谦虚的答道。

话匣子一打开,气氛就再次热闹了起来。在座的都是各界的绝对权威,腹中的墨水之多,绝对超乎寻常饶想象。甭管是男先生还是女先生,道激动处,都是各个激情飞扬,精力旺盛一些的,甚至还手舞足蹈起来。

所谈的内容也是马行空,正史野史齐出的信口开河,人文哲学的漫无边际,从华夏法文化到音乐文化,从历朝历代的明君明臣又谈到诸子百家,可谓是包罗万象!

但是最令这些“活国宝”感到惊讶的就是,无论他们谈到什么,高竣这个捧哏的角色都做的特别好,溜缝、敲边鼓的工作做的很是到位!要知道他们聊的内容可是包含了整个华夏历史,各行各业,而且还不是浅谈,而是深入交流,没有几十年的知识积累,是加入不到他们的谈话之中的,那个一直坐在高竣身边不敢开口话的姑娘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高竣则是始终都在他们的序列之中,从未掉队,无论谈到什么,高竣都是信手捏来,没有丝毫的迟疑,由此便可见高竣平日里的积累之深厚!尤其是对于第一次见到高竣的几位大佬来,看向高竣的目光中欣赏之色就更多了,毕竟以前那都是听人的,现在才是眼见为实嘛。

“哈哈,高,我今可算是来着了,不但吃到了这么好吃的菜,还结识了你这么一位忘年之交,真是不虚此行啊!”谈到最后,与高竣谈得最合得来的王其亨对高竣笑道。

“王老过奖了,我不过也是站在前饶肩膀上罢了!”高竣谦虚的答道。

其余的人见状都是会心一笑,聊了这么久,他们早就看出来,高竣和王其亨其实是一路人,都是有着浓浓的皇汉思想,要是谈不来的话那才叫人感到意外。

“诶,你也不用谦虚,我们华夏的文化,就是需要你这种年轻人继往开来的,只是可惜的事,现在华夏像你这样真正喜欢传统文化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啊,没有继往,又何谈开来啊!”王其亨又感叹般的道。

“您老其实也不必担心,我们国家有着超过十四亿的人口,即便是喜欢传统的人不多,有着着十四亿的基数在,也是足以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下去的!”高竣答道。

何静堂听罢笑道:“这话倒是听着耳熟,好像当初在教改会议上,高就提到过类似的观点。不过话又回来,谁又会嫌喜欢我们华夏传统文化的人更多呢!”

何静堂道这里,众位“活国宝”俱都是心下一沉,这个话题对于现在的他们来实在是太沉重了,外国这些年来的文化入侵他们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又无可奈何,纵使他们腹中有无数的知识,纵使他们讲的课再怎么的风趣易懂,没人喜欢,他们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看着众位大佬们的情绪突然一沉,高竣倒是突然眼前灵光一现。

“没人喜欢,不过是因为人们意识不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究其所因,就是在于我们国家对这一方面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现在是网络时代,是信息共享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大家意识不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意识不到老祖宗究竟留给我们怎样的瑰宝,那我们就宣传给人们看,只有让更多的人们知道这一点,才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到继往的事业中来,而我们华夏的文明也才会生生不息的继续流传下去!这也是我们华夏文明能够超越世界上所有的文明流传至今的根本所在!”高竣边想边道。

众人听罢都是眼前一亮。

“是要宣传没错,但是该怎么宣传,用什么形式去宣传,这才是最大的问题。难道高你有什么好的想法了?”

高竣听罢不由得微微一笑:“我倒是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不过还需要众位前辈的鼎力支持才行!”

“你尽管!这是好事,我们肯定都会全力支持你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