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但想不到啊,崇祯帝竟然抛开廷推名单,忽然要用一个一直以来默默无闻、只是一个七品,只去年在南京被打,闹的沸沸扬扬的张缙彦!
蒋德璟据理力争,但崇祯帝心意已定,首辅周延儒等人又都是默默,俨然已经是默许了崇祯帝对张缙彦的拔擢
蒋德璟独木难支,无法阻止,最后,张缙彦还是被朝廷任命为了兵部右侍郎。
因为是散朝之后的事情,所以整个过程朱慈烺并不知情,直到圣旨颁下,既成事实之后,他才得到消息。
“张缙彦……”
这个名字,带给朱慈烺的,不是什么好心情,并非是因为张缙彦向崇祯帝密报了童谣之事,而是因为在历史上,张缙彦乃是大明的末代兵部尚书,是崇祯十六十七年,朝政混乱,崇祯帝病急乱投医,胡乱用饶一个标志事件,今世的历史已经和往时不同了,但崇祯帝却还是拔擢了张缙彦。
这难道是宿命?
虽然不比尚书,但兵部侍郎,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
如果没有童谣事件,朱慈烺是一定是上疏反对的,但因为有了童谣,他不得不收去锋芒,更何况,崇祯帝的旨意已下,事实已成,这个时候再要反对,怕也是晚了。
唉。
这个事情,朱慈烺只能苦笑接受,同时心中也思索,吴甡去了山东,现在的兵部老尚书冯元飚又身体不好,随时都可能去职,对兵部尚书后续的人选,需要早做打算---其他各部朱慈烺可以不管,但兵部事关兵事,他不敢轻忽大意。想来想来,也想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还是觉得,等剿灭山东闻香教,调鲁督吴甡回京,担任兵部尚书最为合适,自己也最为放心……
眼下,国债发行还是当务之急。
张缙彦的忽然擢升,如果是一朵激烈的浪花,忽然翻起,但又很快落下,虽然蒋德璟等人反对,但圣旨以下,木已成舟,大家只能叹息听令。
“张缙彦,何德何能……”
从上到下,对张缙彦都是深深怀疑,但张缙彦却不畏众人目光,每日进宫,和崇祯帝密议,从辽东局势到陕西匪患,的头头是道,为崇祯帝献言献策,深得崇祯帝的欢喜和器重。
不过张缙彦升任不过三,国债发行,吐火如荼,难民赈济,也开始逐步展开之时,一个噩耗,却忽然传来。
领兵部尚书,右都御史,总督湖广军务的侯恂,兵败了!
建虏入塞,突破长城,直达运河,朝廷急调陕西孙传庭和凤阳马士英的人马北上勤王。原本和侯恂相互配合,左右夹击,对张献忠形成钳制,将其困在泸州和桐城一代的马士英,不得不率黄得功和刘良佐的兵马北上,马士英一走,朝廷兵力出现空虚,虽然有方国安的浙江兵和孔有贞的四川兵勉强补上,侯恂也调兵遣将,从左良玉麾下调出一部,弥补可能的缺口,但嗅觉敏锐的张献忠,已经察觉到了官军的调遣。
于是他迅速突破,往安庆府而去,看样子,似乎是想要走安庆,和革左五营汇合,继而过长江,侵扰南京。
南京乃是大明陪都,绝不可有失。
侯恂急令左良玉追赶,同时也计划在安庆府怀宁一带,聚歼张献忠。
不想追到半途,后方忽然急报,,官军屯粮重地无为州被流贼攻克!
侯恂大吃一惊,为保军粮,他可是在无为州派驻了重兵的,怎么可能被流贼轻易攻克?
探马,流贼假扮官军,骗开城门,官军措不及防,城中军粮,皆被烧毁。
侯恂捶胸顿足,但却也无可奈何。
兵法云,军无粮则败,军粮被烧,事情重大,听到消息的左良玉,急忙到侯恂帐中请令,认为应该暂缓进兵,先图粮草,侯恂却摇头,侯恂认为,无为州的军粮虽然被烧,但长江沿线的大城,都还是朝廷所有,张献忠不可能攻破,大军按照原计划继续追击,从安庆府、池州府等地取粮即可。
左良玉对侯恂一向言听计从,但今日却有不同意见,他,连年战乱,安庆府和池州府的府库早已经空了,根本拿不出支持大军的粮草。
将帅意见不合,不过最后左良玉还是听从了侯恂的命令,继续追击。
两日后,大军在浮山一带和张献忠的大军相遇,官军想要速战,但张献忠却凭借山头死守,侯恂虽然拼力调粮,但十万大军,每日所耗众多,临近州府实在是接济不上,没办法,侯恂只能分兵,一部分兵马继续和张献忠对峙,一部分兵马撤退,就在撤退之中,张献忠忽然发动攻击,各处流贼不顾死赡猛冲,同时一股流贼忽然出现在官军背后,官军大乱,自相践踏。
眼见局势无法挽回,左良玉保了侯恂急急退走。
浮山一战,官军浮尸遍野,伤亡惨重,左良玉麾下的十万兵马,最后成功撤湍,不过五万人。
其惨烈程度,虽然比历史上的开封之战要好一点,但就左良玉的军旅生涯来,却也算是败的最狼狈的一次了,在这之前,左良玉对张献忠屡战屡胜,这一战却是被张献忠杀的溃不成军,丢盔弃甲,左部对张献忠心理优势,一下就荡然无存。
左部大败,退回襄阳修整,而原本北上勤王的马士英部,在接到朝廷的命令,得知建虏已经退去,不需要他们勤王之后,重新率兵返回,不过此时左良玉已经败了,马士英孤军无力抗衡张献忠,加上粮草短缺,因此只能紧守凤阳府和庐州,等待朝廷救援。
浮山一战,张献忠杀伤无数官军,又缴获无数,实力大涨,战后,张献忠如同是脱缰的野蛮,抢掠周围的州县,湖广之地,一时再难有拦阻他的兵马,安庆巡抚方孔炤闻左良玉兵败,急忙调集兵马,紧守安庆和怀宁,而张献忠也果然带兵杀向了安庆,围住安庆,四面攻打,方孔炤急急向朝廷求救。
一时,湖广震动,江南震动。
消息传来,京师自然也是震动。
“侯恂无能败军!”
崇祯帝愤怒的扔掉了塘报:“锦衣卫,即刻缉拿侯恂进京!”
原本,崇祯帝就不愿意放侯恂出狱,是在朝中众臣劝,又为了安抚使用左良玉,这才勉强令侯恂总督湖广军务,现在侯恂大变,他对侯恂的愤怒和不满,无可抑制。
崇祯帝盛怒,朝中大臣无人敢劝,虽然众臣心中都明白,侯恂其实有点冤,若非朝廷急调马士英北上勤王,致使湖广兵力出现空缺,以至于被张献忠钻了空子,不然照侯恂步步紧逼、稳扎稳打的策略,将张献忠困死在安庆庐州一带,是完全有可能的,而在这之前,官军也的确掌握主动,连续取得大胜利,形势曾经一片大好,但马士英部的北上,却改变了这一牵
只能,这就是侯恂的命。
罢了侯恂,朝中重臣,连同太子朱慈烺都被叫到御前,商讨湖广对策。
新任兵部侍郎张缙彦第一个跳出,提议调三边总督孙传庭率领秦兵,入湖广救援,顶替侯恂的位置。
对他这个提议,众臣都是赞成的。
但不想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朝议还没有结束,陕西消息忽然又传来,趁着孙传庭大军离开之际,原本蛰伏在商洛山中的李自成又趁势而起,带兵出了商洛山,攻掠商州不成之后,又向河南流窜了。
孙传庭命令留守商洛的陕西总兵高杰,虽然拼命阻挡,但却也没有能挡住李自成。
这个消息,和左良玉兵败的消息同样震撼。
李自成率兵五十万,围攻开封的旧事仿佛还在昨日,想不到他竟然又要进入河南了,虽然太子殿下去年在开封痛击李自成,将他精锐主力歼灭了一个七七八八,刘宗敏郝摇旗等大将更是身死,但李自成本人还在,他“闯”字旗号,在河南犹有一定号召力,一旦他进入河南,刚刚平静的河南,刚刚平静的中原大地,怕是要再起风波。
和张献忠相比,朝中群臣对李自成的忌惮显然更大,和河南也更重要,因此,他们都改变流孙传庭入湖广的主意,认为孙传庭应该继续回援河南,剿灭李自成,确保中原安定。
那么问题就来了,不调孙传庭,朝廷如何平定张献忠,又该调谁继任湖广总督,收拾那里的烂摊子呢?
众臣议论纷纷,一时却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议论之中,有朝臣看向了站在前方的太子朱慈烺。
去年开封大捷和击退建虏入塞,今年再一次的击退建虏,太子殿下已经充分显示他强大的军略之能,不夸张的讲,经此三次,太子俨然已经成了大明第一统帅,湖广现在的困局,或许需要太子殿下统领京营南下,一战而定之……
但太子不是一般的朝臣,湖广又在千里之外,太子亲自统军南下,差不多等于是半个御驾亲征,朝廷耗费必然众多,再者,现在已经是年关了,太子又刚刚击退建虏,风尘未洗,现在再令太子出征,是不是有点残酷了?
又或者,满朝文武真的找不出人了吗?需要国本往来奔波?
照大明祖制,太子是不能轻动,离开京师的,非要万不得已,众臣不能同意太子领兵南下。
又或者,现在的情况下,陛下也不会同意。
但不用太子,那又有谁呢?
“殿下,臣举荐鲁督吴甡,继任湖广总督,总揽剿贼之事……”
兵部尚书冯元飚站出,向御座上的崇祯帝建议。
“臣也以为,吴甡可当此重任!”三辅蒋德璟也站出。
太子不能轻动,那么现在能用的就只有一个鲁督吴甡了。
山东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吴甡轻松的击败了闻香教的主力,现在只股残余仍在流窜,吴甡带兵围剿,全面胜利只是时间的问题,就局势来,吴甡完全可以离开山东,去往湖广,挑起更重大的责任。
兵部尚书和蒋阁老推荐,朝中众臣也都是赞同,就眼下局势来,吴甡的确是唯一合适的那个人。
朱慈烺却是默默,他对吴甡的能力,是不怀疑的,他担心的是,吴甡能不能有效统御左良玉?或者,左良玉愿不愿意听从吴甡的指挥?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吴甡的湖广之行,注定是一片荆棘!
虽然左良玉败了,但麾下依然有五万大军,能不能用好他这五万人,仍然是湖广剿贼成败的关键。
在这之前,朝廷只所以用侯恂为湖广总督,就是因为侯恂对左良玉有救命提携之恩,左良玉可以不鸟别人,但对侯恂却不能不从,而侯恂到任之后,左良玉也的确是一反过往慵懒的表现,进兵颇为积极,猛冲猛打,连续取得胜利。现在浮山大败,他的恩人侯恂被朝廷锦衣卫捉拿回京,左良玉是否会对朝廷有所怨言,继而对继任的湖广总督使绊子呢?
这一点,聪明如吴甡,一定早想到了,如果此时此刻,他就站在朝堂,被任命为湖广总督之后,他一定会向朝廷提出要求,那就是从京师调兵,只有手里有兵,他才能压住地方军阀,也才能令左良玉等人,乖乖就范,不然他一个空头总督,就算有尚方宝剑金牌和圣命,左良玉等人怕也是不会鸟他---若权重位高,谁还能比过当初的杨嗣昌呢?当年杨嗣昌以兵部尚书,总督湖广,全下人都知道,杨嗣昌是崇祯帝的宠臣,但左良玉照坑不误,现在换一个吴甡,但是吴甡不能令他满意,他坑吴甡,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真实的历史上,崇祯十六年,崇祯帝令吴甡总督湖广之时,吴甡就看出左良玉刘泽清等军头难以节制,提出要从京师带兵两万的要求,不然他难以赴任。
但朝廷哪有兵啊?
一来而去,耽误了时间,崇祯帝一怒之下,就把吴甡下了狱。
这一世,吴甡远在山东,无法当堂向崇祯帝求兵,同时,整个时局也和历史上的崇祯十六年有所不同,不过吴甡当时的忧虑,却依然存在。
没有可以使用的亲信将士,只靠左良玉,湖广剿匪,注定将是一场失败。那一来,不但湖广,整个江南怕也是无法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