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浪心漠客 > 浪心漠客最新目录

古时武陵简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武陵一词,源于逶迤在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境的武陵山脉之名。其地土着人多为苗族、土家族,并与少数汉族错居,古称“武陵蛮”,为反苛政常聚而起事。[1]西汉甫立,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秦置的黔中郡为武陵郡,郡治驻义陵(今怀化市溆浦县)。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郡治被武陵蛮攻占后,朝廷将郡治迁于索县(今常德市鼎城区)。顺帝阳嘉二年,为镇压少数民族的反抗,武陵郡郡治移临沅今常德市武陵区。武陵郡作为县以上的行政区域名,在此后五百多年中,时因时废。

中文名

武陵郡

外文名

WuLing

别名

义陵郡、建平郡

行政区类别

政府驻地

初治义陵,后移临沅

沿革

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此武陵人当是“武陵郡人”。晋孝武帝《征武陵袭元之》、晋胡济(尚书郎)《荐武陵伍朝疏》、六朝刘潜《为武陵王谢赐弟启》中的“武陵”,也应是指“武陵郡”地区。

“武陵”这一地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领)县十三:索(今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汉寿县地,故城今鼎城区韩公渡镇城址村)、孱陵(今湖北公安县与湖南安乡、澧县、津市、南县、华容等县地)、临沅(今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大部和桃源县地)、沅陵(今沅陵、泸溪、吉首、麻阳等县地)、镡成(今洪江市、靖州、绥宁、会同、通道、中方等县地,错入今贵州省境)、无阳(今芷江、新晃、怀化等县地,错入今贵州省境)、迁陵(今保靖县地,错入今重庆市境)、辰阳(今辰溪、麻阳、花垣、凤凰等县地)、酉阳(今永顺、龙山、古丈等县地,错入今重庆市境)、义陵(今溆浦县地)、佷山(今湖北长阳县地)、零阳(今慈利、石门、临澧、澧县等县地)、充(今永定区、桑植县地)”①。武陵郡又称“义陵郡”。其来历据晋人常林《义陵记》云:“项羽弑义帝于郴,武陵人缟素哭于招屈亭,高帝闻而义之,故曰义陵。”郡治义陵县(一说治索县)。建置时间,据《后汉书·郡国志》武陵郡下原注:“秦昭王置,名黔中郡。高帝五年(前202)年更名。”[《水经注·沅水》记为“汉高祖二年(前205年)]

武陵郡

西汉武陵郡治,历来有二说。一曰治索县,持此说者、如:宋欧阳忞《舆地广记》②、清段长基《历史沿革表》③、同治《武陵县志》。他们持此说,或许是据《汉书·地理志》,武陵郡所领十三县,索县置于诸县之首。按该书惯例,郡治亦多置于辖境各县之首,故以索县为武陵郡治。二曰治义陵。持此说者,如:唐魏王泰《括地志》④、唐颜师古《汉书注》、《嘉庆常德府志·舆图考沿革表》、《湖南省通志·地理志》,新编《常德县志》、《常德市志》。笔者亦同意此说。理由是:西汉武陵郡为汉高帝改原秦黔中郡地所置。据《元和郡县志》云,秦黔中郡治,在今辰州沅陵县西二十里。考古工作者已发现该城遗址⑤。秦黔中郡,本是在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伐楚,取巫郡及江南地为黔中郡⑥。在此之前为楚黔中郡⑦。秦置黔中郡,主要是从军事、政治上加强对巫、黔中及江南地区的控制。把郡治设置在沅陵县,是因沅陵处于沅水中游,上溯可达贵州牂牁,下游可迳入洞庭,沅、澧二水及湘西、北地区都在掌握之中。从经济方面讲,贵州丽水的黄金、湘西的竹木、油茶、苞茅、生漆,尤其是辰溪的丹砂和麻阳?等县丰富的铜、锡、铅等矿产,都是一个国家发展中亟需的重要物资资源。黔中郡设置在此,对经营整个西南具有重要经济和战略意义⑨。汉取黔中郡后设置武陵郡,把郡治设置在离沅陵县不远的溆浦,其用意不言而喻,是对前朝在这里所作的一切,都将取而代之。颜师古注《汉书》,汇集了在他以前的二十多家注释。他学识渊博,又有秘书省藏书可资利用,所注《汉书》,深为学者所重⑩。他在《汉书》注释中说:“旧治义陵,非郡名义陵也。”肯定是有依据的。或许是他对前面所讲的此中奥秘有深刻理解,故而作出“武陵郡旧治义陵”的论断。不过,我又认为索县改汉寿县作荆州刺史治所之前,可能作过一段武陵郡治,时间也许是在义陵县作郡治之后。因为它若未作过郡治,不具备设置较大军事、政治、经济中心的条件,刺史治也不会迁移在那里的。

关于武陵郡设置的时间,《水经注·沅水》记为“汉高祖二年(前205年)”,虽《史记·高祖本纪》所记,“高祖二年,项羽弑义帝于江南,三月为义帝发丧”。与武陵郡改名“义陵郡”,似乎时间较吻合。但从当时楚汉战争形势分析,高祖二年,汉王刘邦的主要力量,是将攻占之地,设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各郡。关之外,置河南郡(治洛阳)、河内郡(今河南武陟西南)。汉王自己进兵东下,在彭城灵壁东,被项羽打得大败,连父母妻子都作了项羽的俘虏。好不容易陆续收聚士卒,加上诸将所率和关中的兵力,才于荥阳破楚兵于京、素之间11。而对南方或西南地区设郡,此时根本无法顾及。至于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在这一年里,项羽自杀于乌江;汉王即皇帝位,都洛阳;封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越王无诸为闽越王12。此时,在原秦黔中郡故地设置武陵郡,可谓顺理成章,适得其时。

新莽时期曾将武陵郡改为建平郡,临沅县改为监元,孱陵县改为孱陆,仍属荆州治。

东汉监元县复称临沅,孱陆复称孱陵,建平郡复称武陵郡。领十二县:临沅、汉寿[西汉索县,阳嘉三年(公元134年)更名,移荆州刺史治至此]、孱陵、零陵、充、沅陵、辰阳、酉阳、迁陵、镡成、沅南[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分临沅县南境置,即今桃源县地,故城在今桃源县西南70华里]、作唐(分西汉孱陵县置,今安乡县地,故城今安乡县北)13。郡治临沅(即今常德市城区。《水经注·沅水》云:“临沅县,县南临沅水,因以为名”)。此后,临沅一直为历朝郡、州、路、府治。

“武陵”一名的来历,据梁刘昭注《先贤传》曰:“晋太守赵厥问主簿潘京曰:‘贵郡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义陵,在辰阳县界,与夷相接,为所攻破。光武时移东出,遂得见全,共议易号。《传》曰:止戈为武,《诗》注:高平为陵,’于是改名焉。”(见《方舆览胜·常德府》)“武陵郡”之名取之于《左传》与《诗经》,始于汉初,后改“义陵郡”’;东汉时复称“武陵郡”。潘京的对话没有说完全。也许是仓促间对话,忘了说出最初取名,经过改名又复名的全过程。故有本末倒置之嫌。

荆州刺史治汉寿,清顾祖禹《读史书舆纪要》载,汉寿,今常德府东四十里有汉寿故城。(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刘表为荆州刺史,徙治襄阳,旧领郡国七,今领郡七(即: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长沙郡),相当于今湖南、湖北和河南南部及广东、广西、贵州省一部分广大地区。清同治《武陵县志》记载:“汉寿城,县东北六十里,本汉索县城,武陵郡治焉,汉顺帝更名汉寿,移荆州刺史治于此,俗名“崆巄城’,悉为居民田业,遗址尚存”。据《常德文物志》记载:索县汉代城,位于常德市东门外30公里处的断港头乡城址村。城址遗迹至今犹存。城由大、小二城组成,总面积54万平方米,城垣残高3—4米,宽12—18米,有东、南、西、北四门,城四角有高7—10米的了望台,城外四周有宽30米左右的护城河,城内残存汉砖汉瓦,遍地皆是。城外东南方有汉墓群14。唐刘禹锡《汉寿城春望》一诗,即写此处。

三国时的武陵郡,治所仍在临沅(今常德市武陵区和鼎城区的大部),初属蜀,后属吴,吴景帝永安六年(263年,将原汉寿县改名吴寿县,又在西部分零陵、充县地设溇中县、分孱陵县地设南安县、建立天门郡,治所在溇中县今慈利县西和大庸县地)15。此时,荆州治所已由汉寿迁至湖北江陵。武陵郡所辖只有沅水流域的临沅、吴寿(辖今汉寿县西部和鼎城区东部)、龙阳(分东汉汉寿县地,辖今汉寿县东部)、沅南、沅陵、辰阳、黔阳、迁陵、镡城、酉阳、舞阳等县,而不再辖有澧水流域各县。

西晋时期,武陵郡的建置及所辖地区基本上无大变化,东吴时的吴寿县此时已恢复为汉寿县旧名。

南朝刘宋(420—479年)时期,武陵郡所辖地区仍无大变化,只是武陵郡原隶属荆州改为隶属郢州(州治武昌县)(见《宋书·州郡志》);萧齐(479—502年)时期,武陵郡治迁往沅陵,(见《南齐书·州郡志》),萧梁(502—557年)时期,武陵郡治仍迁回临沅,并升武陵郡为武州。(见《隋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陈朝(557—589年)时期,析原武陵郡所属中上游地区的沅陵、辰阳、黔阳、迁陵、镡成、酉阳、舞阳设置沅陵郡;而沅水下游地区的临沅、沅南、汉寿、龙阳4县为武陵郡,郡治临沅。其间,陈太建七年(575年),曾将梁在武陵郡地区设置的武州改称沅州,下辖武陵、南义阳、南平、药山等郡。

西汉到陈朝,武陵郡的辖区已大为缩小。此后,隋唐朗州、武陵郡、宋鼎州、元常德路、明清常德府的辖区,基本上都与陈朝武陵郡相同。

溯源

提起“武陵”的来历,对武陵历史稍有了解的人,可能马上会想到约1500年前南北朝梁代着名学者刘昭所注《后汉书》时引录的《先贤传》中的一则故事。这个故事如是说:

晋朝时,蜀人赵厥来荆州赴任武陵郡太守。初来乍到,赵厥突然向时任郡主簿的当地人潘京提出一个颇有些棘手的问题:“贵郡何以名武陵?”潘京虽是武陵郡人,但压根就不知道武陵是什么意思。不过,潘京毕竟是读书人出身,于是急中生智,回答说:“鄙郡本名义陵,在辰阳县界,与夷相接,为所攻破。光武时移东出,遂得见全,共议易号。《传》曰:止戈为武,《诗》注:高平为陵。于是改名焉。”[1]

有学者认为:

潘京的回答引经据典,似有道理。但是,真正了解武陵郡建置沿革的人,就会发现潘京的解释乃无稽之谈。刘昭引用这段故事后就马上指出:“前书本名武陵,不知此对何据而出?”所谓“前书”就是指班固所着《汉书》。刘昭的意思也就是说,早在汉朝初年高祖刘邦时就已经有了武陵郡,你潘京这不是在胡说八道么?查《汉书·地理志》,其中确实有这样的记载:“武陵郡,高帝置,[王]莽曰建平。属荆州。”不过,刘昭虽然能够指出潘京的错误,但也无法给出武陵的正确含义。自此之后而至于今,尽管时间已经过去1500年,由于再无学者对武陵的含义进行其他解释,潘京的荒诞解释倒以讹传讹,几成正解,实在让人无语!显然,武陵的含义问题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千古地名难题。[1]

“武陵”之所以不得其解,是因为解释者历来都把它当成汉语地名,而从来没有想过武陵可能是楚秦时代蛮夷少数民族语言的汉字记音地名。事实上,在楚国时代,今湖南一带属于“南夷”地区;在汉代,今沅澧流域属于“武陵蛮”活动区。汉人进入少数民族活动地区,往往都喜欢采取“从其俗”的方式进行统治。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既有地名,汉人一般也都是采群字记音的方式进行记录。比如,历史文献中同见的汉代武陵郡境内的“五溪蛮”与“武溪蛮”名,为同一名称的不同写法。这意味着,武溪、五溪地名应是当地同一蛮夷语言名称的不同汉字记录。因此,同在该地区的武陵,像武溪一样,应该也是当时蛮夷语地名的汉字记音。[1]

如果“武陵”是当时湖南一带蛮夷语汉字记音的推测不错,那么,要获得武陵的正确含义,只能从当时的蛮夷语言中求索。按汉晋时代的长江,当时有“大江”、“乌江”之名,前者为汉语地名,后者似为汉夷语结合的地名,即其中之“乌”字来自蛮夷语。以此,“乌”的含义当为“大”,而汉晋时代乌、武、五的读音相近,故武、五的含义也很可能是“大”。又比如,众所周知,汉代南方蛮夷把山称为“领”,也就是汉字“岭岭”的字源,而汉晋时代“陵”、“领”二字的读音亦近同,故“陵”的含义可能就是山岭。于是,二者结合起来,武陵名称的含义应该就是大山。今天的武陵山脉,纵贯湘、鄂、渝、黔四省市,也确实是南方雄伟高大的山脉。[1]

又有学者指出:

缘何取名“武陵”,有的学者认为因山而得名,并被当今大多学者认同,其实是站不住脚的。通览浩瀚中国史书和地理志,除《清史稿》曾把平山又名为武陵山外,在之前的数千年历史方志记载中均未曾发现武陵山名称。而且当今学者认为的武陵山就是指武陵山脉,但山脉的概念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才从西方引进的一个现代地理学概念,在古代就根本无从谈起。在史书上出现武陵的最早记载是汉朝人撰写的《汉书地理志》,“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就目前的史料看,作为一个郡名,这应该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但武陵作为一个地名来讲,历史却要比这早得多。

楚威王(公元前339-329年)在位,正值楚国强盛时期,四处扩张领土,其中一起对历史影响深远的事件,就是楚威王派将军庄蹻占领了今武陵地区,置楚黔中郡,有的学者认为郡治在溆浦,为武陵县。为弄清这个事实,考古界老前辈禹经安先生专程赴湖南考古研究所,力求从里耶竹简里破解武陵名称之谜。

里耶简牍其实就是秦朝的政府档案,时间跨度从公元前222年到210年。在里耶简牍上出现不少“武陵”和“新武陵”,其中有一句“令新武陵布四道”,令就是命令的意思,要求新武陵县将公文传至新武陵辖区的道,当时的道可能是现在的乡镇一级行政机构,也有可能是驿站,到底是什么意思,尚需相关专家学者破解。据张春龙教授推测武陵和新武陵都指现今溆浦,约在楚威王时期建立了武陵县,公元前227年秦将白起、张若占楚黔中郡,因战事频繁,仍沿用楚武陵县建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重新分建郡县,武陵被改为新武陵县。郡改置为武陵郡,郡治设新武陵县,郡名以县名命名。《史记》载“项羽弑义帝于郴,武陵人缟素哭于招屈亭,髙帝闻而义之,故曰义陵。”至此,新武陵县改为义陵县。《辞海》载“武陵,郡名,汉高帝置。治所在义陵(今湖南溆浦)。”

方言

武陵地区语言本与今天的湘方言同为古楚语,由于当地河川平原广阔,气候适宜居住,在六朝(汉末三国以及五胡乱华)时期以及以后中国北方历次大乱时大量北方汉人南迁到此,逐渐形成了带有部分湘方言词汇的新方言——湖广话(即湖南湖北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西南官话),随后明末四川又遭清军屠戮,十室九空,湖广一带人迁往四川,成就了今天汉语方言中使用群体最多的方言。武陵地区因行政上长期和荆州等地在一同行政区内,属荆湖北路,故语言与湖北相近。

桃花源

在历代写“武陵”的诗文中,如唐孟浩然的《武陵泛舟》、王昌龄《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为题》、《武陵开元寺黄炼师院》、司空图《武陵路》、曹唐《武陵洞》、五代王建《武陵春日》、宋梅尧臣《武陵行》、张斛《武陵春晓》、唐庚《武陵道中》、胡浚《武陵竹枝词》(六首)等诗,基本上是写桃花源,标题却写的“武陵”,往往把“武陵”当作桃花源的代名词。而其中最着名的当属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创作背景与评价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集》。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

武陵源

张家界市武陵源位于湖南西北部武陵山脉中段桑植县与慈利县的交界处,是张家界市管辖的一个县级区,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张家界地质公园、索溪峪、天子山、杨家界四部分组成。总面积三百六十九平方公里,其中,中心景区面积二百六十四平方公里。属砂岩峰林地貌。素以峰、谷、水、林、洞着称。

武陵源共有石峰3103座,峰体分布在海拔500~1100米,高度由几十米至400米不等,这种特殊的地貌被命名为“石英砂柱峰”地貌。武陵源地形复杂,气候温和,雨量丰富,森林发育茂盛,原始次森林覆盖率达88%,有国家中国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19种。木本植物就达到770种,武陵源拥有28种国家级保护动物,还生长着着名的大鲵(娃娃鱼)珍贵动物,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金钱豹等大型猛兽。

武陵源,美在神秘,美在天然。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的,是纯朴的田园风光。武陵源是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一块块梯田,一间间房舍星星点点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绿树四合,炊烟袅袅,假如有缘赶上当地节日,还可欣赏到民族歌舞。它们与武陵源的大山、密林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原始苍茫的天然画卷,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自然博物馆”和“地球纪念物”,是一个能让诗人惊叹不语、让画家无从下笔的绝妙自然生态世界。

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张家界武陵源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对张家界武陵源旅游经济发展都寄予厚望。***同志1995年3月视察张家界时亲笔题词:“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为张家界武陵源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