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回卞城的这一路,顾瑾言莫名觉得自己和简宁的关系似乎有点儿变得不一样了。
说是不一样,但这只是顾瑾言微妙的感觉,倘若要说到底是哪儿不一样,顾瑾言还真的说不清楚。
这么想着,顾瑾言的目光又无意识地落在了简宁的身上。
简宁这时候正拨开一颗水果糖,送进嘴里,幸福地眯眼。
余光瞥见顾瑾言看向自己的眼神,简宁想了想,非常主动地拿出一颗糖,剥了分到顾瑾言面前:“要吃吗?”
顾瑾言一愣,接过了简宁的糖。
就是这种感觉。
就像是简宁突然接受了顾瑾言,并且愿意在他面前自然而然地表现亲昵。
顾瑾言心中有所猜测,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去向简宁求证。
只不过,在解决这件事情之前,似乎有另外一件事情,更加摄取了简宁的所有注意力。
简宁在手机上刷着新闻,突然“咦”了一声音,然后神色突然变得难看了起来。
顾瑾言见状,神色一冷,凑到了简宁身边:“发生了什么?”
简宁想了想,倒也没有瞒着顾瑾言,而是直接把手机递给了顾瑾言:“林涵之发布新论文了。”
顾瑾言看向简宁的手机屏幕。
看起来应该是一条新闻,上面的黑体加粗标题简要地概括了林涵之这次轰动的壮举。
年轻美女医生在神经再生领域开辟新天地,华夏或奠定该领域领先地位。
看起来,这是个非常令人重视的成就。
但是,顾瑾言相信,简宁不可能是因为林涵之曾经与自己有过节,就对林涵之的发现表达不满。
所以顾瑾言低声询问道:“论文有什么问题吗?”
简宁想了想,稍有些不确定地回答道:“那篇论文……和我们的研究方向,相似度太高了。”
相似度高并不能直接说明什么。
但是林涵之在卞城脑科学研究所工作,按照许印协的性子,不可能会把留给小师妹的科研项目,转手还交到其他人手上。
所以,林涵之这个研究到底是怎么来的,简宁对此表示怀疑。
简宁看了一眼顾瑾言,顾瑾言立马会意,将手上的笔记本电脑交给简宁:“连了网的,也购买了相关论文搜索引擎的权限,可以直接查找全文。”
简宁点了点头,接过电脑打开知网,飞快地输入林涵之的名字。
最上方的就是林涵之最新的论文成果《NAPKI受体信号通路在干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简宁点开论文,没过一会儿,就显示了全文。
也不知道是不是林涵之心虚,这么举世瞩目的研究,林涵之竟然只投了国内的一家普通期刊。
这个研究是直接接档简宁当年发表在《Lancet》上面的那篇论文,算是它的二期研究。
再怎么不济,混个《Nature》或者《Science》还是绰绰有余的吧。
简宁顾不上质疑林涵之发表论文的平台,而是一目十行地阅读着林涵之的论文内容。
只是,越往下看,简宁的表情就越发阴沉。
看着简宁的表情,顾瑾言还有什么疑问的?
“抄袭?”顾瑾言顺口询问,心中已经开始琢磨要不要让顾城集团的法务天团出马了。
不过那群律政精英,涉及的大多都是商法相关的案子,这种知识产权类的法案,也不知道是不是擅长。
简宁摇了摇头,语气有点儿咬牙切齿:“是盗用。”
这完全翻版了之前柯景发给自己的未修改的第一稿。
简宁对数字天生敏感,那实验结果里的几个数字,包括做出来的曲线,简宁都再熟悉不过了。
连小数点后都一位不差。
顾瑾言听着,神色也变得深沉了。
他虽然不在学术圈混,但是毕竟也是写过毕业论文的人。
大学对毕业论文的查重率苛刻到令人发指,这也间接表明了大家对论文抄袭的深恶痛绝。
林涵之这倒好,不抄袭,而是直接把别人的成果全套搬过来了。
一想到简宁之前在实验室里辛苦埋头在细胞里研究出来的结果,就被林涵之这么轻描淡写地盗用了,顾瑾言觉得一阵阵的心疼。
“告吗?”顾瑾言问道。
简宁想了想,有些不确定:“不好说,柯景那边的初始稿不知道有没有删除了。”
论文这个东西,有些时候就是挺不讲理的。
谁先发表,谁就拥有这项研究的绝对掌控权。
所以经常会出现好几家科研团队进行同一项研究,拼死拼活抢着deadline冲刺,甚至不惜砍掉一些细枝末节,就是为了拿到第一个发表相关论文的时间优势。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据说就是因为差点儿被其他人抢先了。
所以,举证林涵之抄袭,这件事情还挺麻烦的。
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就会被林涵之倒打一耙。
科研界是很讲究个人信誉的,如果你的个人信誉产生了污点,那会直接影响你论文的可信度。
所以,当简宁看到林涵之盗用了自己的论文,大喇喇冠上她的名字发表的时候,简宁虽然愤怒,但更多的还是头疼。
举证不容易。
顾瑾言想了想,顺手就给柯景发了一条消息。
这时候的柯景刚刚结束了一个阶段的任务,浑浑噩噩地飘进旁边的休息室,扑在床上倒头就睡。
自然就错过了顾瑾言的消息。
简宁看完了那一整篇论文,合上了电脑,皱眉。
除了愤怒林涵之这堂而皇之的盗用行为之外,简宁还有些莫名的担忧和焦虑。
这项实验室由她经手的,所以简宁再清楚不过了。
实验数据有误,这个结论并不可信。
林涵之发表的这篇论文,对于帕金森和老年痴呆患者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未来将会有无数人顺着林涵之的思路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
但是,这条路是一条未被证实可行的道路。
如果有一天被科研人员质疑了,林涵之的这篇论文就是一篇造假论文。
它会直接毁灭神经干细胞再生领域,以及华夏科研工作人员在世界科研界的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