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这个情报对于李开远来说,已经不存在情报真假的问题了。
事实上,他在李征要亲征建奴之时,便即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盛京方向,大军一直徘徊在盛京外数十里,始终监视着盛京的一举一动。
在李征大军即将到达之时,满清唯一的选择就是有多远逃多远,否则一旦大军合围,数十年来不可一世的满清就会轰然倒蹋,从上到下不复存在。
但是在与多尔衮打交道这大半年,李开远算是吃足了多尔衮的苦头。
毕竟当双方军队战力差不多时,统帅的能力就是影响胜利的天平。很遗憾的是,在这一方面,虽然算的上青年才俊的李开远,在大军团指挥艺术上却是还距离多尔衮有一段距离。
好在李开远战场应变能力不错,虽然屡次中伏,屡次被压着打,但却因为多尔衮不敢将本钱全部一次性投入的情况下,李开远虽然在小规模多批次的遭遇战中,被打的比较狼狈,但没有充足的兵力之下,想要消灭李开远这数万纯骑兵大军,完全就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在李开远横在辽东与草原之间后,草原上的蒙古人也开始慢慢倒向李开远。
毕竟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多这是人性的本性,在满清行将灭亡的场面已经基本坐实之后,蒙古人也十分识趣的把握着这个难得的机会,纷纷汇聚而来痛打落水狗,以此向新的中原王朝表示忠心。
在人数充足之下,李开远完全能够一面压制着满清主力,一面不断的派出小股部队到辽东烧杀劫掠,让他们不断的流血,根本无法安心的耕种田地。
而代价则只是,给那些已经基本饿红了眼的蒙古人分一些战利品,再管他们一顿饱饭而已。
在潞州军中,向来是缴获七三开,李征占七成,三成则是属于士兵们的。因为李征还要负责奖励有战功者,以及对伤残官兵进行抚恤,这个分配比例,官兵们向来也没有多少意见。
但是蒙古人出去劫掠,李开远并没有再按照七三,而是将比例倒了过来,变成了三七,他占三,蒙古人占七。
并不是李开远变得比较仁慈了,而是他压根不用管这些蒙古人会不会有伤亡,胜负也根本不必权衡,完全就是指一条路,便即坐地等着分赃,完全就是无本万利的好事。
靠着这种十分合理的分配,愿意为李开远而战的蒙古人也越来越多,而且大部分还是蒙古的大部落。
毕竟之前盛京城下的拙劣表演,不仅让他们出够了洋相,更是让李开远对他们负面印象实在太差。若是不能好好表现一番,说不定等这些汉人弄死了满清后,就会直接拿他们来开刀。
在收到满清想要跑路的消息后,李开远二话不说,直接带着早就集结好的大军全部全速扑向盛京城。
对于这样的挑衅,满清也已经早就习惯了,多尔衮更是早已经完全麻木了。
大半年来,这样兵临城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虽然大多数都是虚张声势,但谁能看的出来,只要他们来这么一次,地里的庄稼就不用再指望了。
平时满八旗根本不打算理会这些骑兵,毕竟他们再厉害也不可能纵马入城,反正城外早已经糜烂,也犯不着与他们硬刚。
自已就在家中,而城外的李开远却是劳军远征,后勤线已经漫长的令人发指,若从京城算起,足以绵延两千里,这种距离下,
多尔衮原本还打算将李开远耗死在这茫茫草原之上,但最后却是发现,李开远大军大半年了却依旧坚挺如故,似乎储备了无数的钱粮在盘山防线之上。
有好几次多尔衮都是行险派出数千军队,迂回盘山防线后方,想要截断李开远的后勤线,但令他惊讶的是,数千骑兵在茫茫草原上游弋了大半个月,却是根本没有发现任何的后勤车队。
不仅没有车队的影子,甚至这些敢死队还向南入侵辽西走廊,也是毫无所获,甚至连车队留下的车辙印子都没有发现。
难道这些人将蒙古草原完全吃空了?
若真的如此,多尔衮甚至会感谢李开远,什么都没有了的蒙古人,势必会悍不畏死的南下抢粮,若是运作的好,甚至可以将蒙古人再次依附在满清的战车之上。
但是他满怀憧憬的等待,却是在一次次的失望中变成了绝望。
直到最后忠诚于满清的蛮子城密谍,百死还生的来到盛京之下,多尔衮才恼怒的发现,这些明人的后勤根本就不是走陆路,而是走的海路。
走海路的消耗远远低于陆路,这也肯定不是李征在北方的粮食,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从江南运来的粮食。
头一次,多尔衮对大明辽阔的疆域产生了深深的畏惧,若是大明朝廷能够做到这种动员力,估计满清根本不可能存在这数十年了吧。
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骑兵,多尔衮却是没有了任何选择,他不能再在这里耗下去了。
李征的大军穿过辽西走廊速度虽然不快,但最慢也会在十日后兵临沈阳城下,若是再与这些骑兵纠缠下去,满清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未来了。
“十四弟,该走了!”
代善全身披挂,立于多尔衮身边,有些压抑的说道。
多尔衮点点头,并没有说话,而是转过身来,望着城内已经准备齐全的八旗将士与他们的家属们。
参与突围的,除了孩子外,便是是清一色的青壮,老人一个也无。满清内部除了极少数人外,包括女人就没有不会骑马的,这让他们突围的成功机率又提高了几成。
至于老人,在丛林法则中他们本来就是被淘汰的人群,还能帮助牵制一部分敌人,完全算的上是废物利用了。而这个时候,想必妇孺们已经过了宽甸了吧。
“豪格率领镶黄旗为大军先锋!大军自南门开出!兵发朝鲜!”
只是沉默了片刻时间,多尔衮便即下达了撤退命令。
随着他的命令被不断的传达下去,原本沉寂的沈阳城顿时马嘶人喊声不绝于耳,大队人马开始陆续出城。
看着城外紧张戒备着的明军骑兵,多尔衮嘴角闪过一丝冷笑,今日注定会给城外的军队一个大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