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三国铁血龙骑 > 三国铁血龙骑最新目录

第四章 神童之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赵云又向书院提交了一份《乱世中的颍川书院如何求存》的报告。

报告分析了时下大汉朝满目疮痍的现状,并断言不久的将来,乱世将临,书院须未雨绸缪,谋求自保之道。

如何才能谋求自保?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不断扩大书院的影响力,尽可能地多培养才冠下的杰出学子,将颍川书院打造成一块金字招牌!只要书院影响力足够了,再加上培养出来的众多顶尖大才照应,即便是在乱世,谁还敢动书院一根汗毛?因此,在赵云建议之下,颍川书院就有了影响力极其深远的“四五六大奖赛”。所谓四五六乃是指四书五经六艺: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皆是时下学子必修科目也。

大奖赛分为月赛、季赛和年赛三个档次。大赛取代以前的定期考试,所以书院所有学子都必须参赛,而非书院读书的外来学子也可报名参赛,大赛综合得分排名前十的都会得到书院的不同奖励,而年终大赛夺冠且品评上佳者,则获得书院背后所有世家联名举荐孝廉,作为年度大赛最大奖励。

要知道举孝廉,在时下乃是士子们进军官途的主要途径,一般郡县二十万口每年才有一个举孝廉的名额,由此可见孝廉名额之珍贵了。所以,这个“四五六大奖赛”不但在颍川书院众学子中反响强烈,就连其它地方的学子也闻风而动,纷纷动用各种关系,削尖脑袋都想进入颍川书院,其目的当然就是为了这个举孝廉的名额了。

在颍川书院里一段时间,不用赵云刻意结交,诸如荀彧、荀攸、戏志才、钟繇、郭嘉、陈群、辛评、辛毗、许攸等学子,都与赵云交好,无它,盖因赵云之才情也。

赵云之所以给书院提出这个“四五六大奖赛”,其目的就是欲借此推动自己的神童之名,所以,他除了废寝忘食地学习之外,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大奖赛了,不但在第一次“学子四五六大奖赛”月赛中综合得分取得第一,而且在《诗》卷大比之自作诗赋环节时,正好时值中秋,他以改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惊艳全场,被评委水镜先生赞为“当世佳作”;在《乐》项大比环节,赵云以自制提琴演奏了一曲《梁祝》,感动得评委乐理大家蔡邕泪流满面,哽咽着惊呼:“才!才呀!”;在书法大比环节,他以一手飘逸奔放的草书和雄厚圆润的颜体楷书远超同侪,被评委书法大家蔡邕惊叹曰:“此为开书法先河之绝品也”;其它比试也有惊艳之处自不必。

经过这次大比,赵云“神童”之名不胫而走,在大汉士林中开始崭露头角。

其间,隐士大儒水镜先生司马徽与全才大儒蔡邕皆极爱其才,表示愿收其为入室弟子,赵云当然是顺水推舟,又趁机拜了二位当世大儒为师。

慈明公面对老友挖墙脚的行为表示无语,他心里也暗叹赵云这弟子太过妖孽,自己一人独霸之,恐怕会浪费了良才美质,无奈之余,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书院年度大比过后,荀彧、荀攸、钟繇、戏志才、郭嘉等学子嚷嚷着要赵云设宴庆祝,赵云便在阳翟城中最近火得不得聊新式酒楼——“卫氏云龙酒楼”(即赵云与卫兹的卫氏家族联营的酒楼)宴请书院诸多同窗好友。

“来,云兄,愚弟恭贺云兄旗开得胜,满饮三樽再。”酒菜方上席,嗜酒如命的酒鬼郭嘉迫不及待地举起酒樽大声嚷嚷道。

“好,诸兄一起来,饮胜。”赵云豪气地举樽朗声道。

“饮胜。”诸学子应声举樽痛饮。

“好酒!够劲!这云龙酒楼刚刚推出的‘玉液琼浆’果真是名不虚传,堪称下第一美酒也!”酒鬼郭嘉饮完一边闭目回味一边开声大赞道。

这“玉液琼浆”其实就是赵云交给张世平、苏双的蒸馏法酿酒配方酿造出来的酱香型高度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已是微醺的戏志才突然推樽叹息道:“唉--,据这‘玉液琼浆’乃是五谷之精酿造而成,一樽美酒得消耗多少粮食啊?得养活多少嗷嗷待哺的饥民啊!日前,某与一位从北地过来的朋友一起喝酒,其言沿途见闻,一句‘官吸民脂,民不聊生’不足以形容当下时局之惨状也……”

“嘿,究其根源,不在官吸民脂本身,而在至高那位卖官鬻爵也,人家花费巨资买了官,不吸民脂所为何来?如何弥补自身的亏空?”辛评接口道。

“非也非也,导致时局糜烂的根源还不在于卖官鬻爵,至高那位之所以要卖官鬻爵,其根由乃是朝廷赋税剧减,朝廷内外用度入不敷出之故。朝廷赋税因何剧减?下土地十停有九停被世家豪族给兼并了,大量的自由民变成了世家豪族的佃户或家仆,且皆隐瞒不报,地税丁赋朝廷如何收取?朝廷没有赋税收入,皇室用度、官吏俸禄、军队开支等等等等,从何而来?”郭嘉摇头晃脑地反驳辛评道。

“土地被世家豪族兼并只是导致当前时局糜烂的因素之一,党锢之祸、殉之祸、外族之祸加上年年灾,无一不是诱因也。”陈群椅着脑袋插言道。

……

一时之间,一群学子纷纷发言,借助酒劲,毫无顾忌地讨论起当下时局来。

“云弟,你怎么看?”荀彧见赵云没有开口,便转头注视着赵云问道。

“弟鲁钝,想问在座诸兄,对活跃于九州大地的太平道作何感想?”赵云环视诸位学子问道。

“以某观之,此为下祸乱之源也。”郭嘉第一个表达观点道。

“不错,太平道这十数年来游走于下间,以符咒之术治病、卜算改命为由,广收下黎民之心,一旦变起,下百姓必然受其蛊惑盲从其后,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也!”荀彧等学子也点头道。

“云,再问座中诸兄,庙堂之上,公卿之属,耳背乎?眼盲乎?心智迷失乎?”赵云突然声色俱厉地再问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