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霸王,我跟定你了 > 霸王,我跟定你了最新目录

第十三章 城阳大捷,君屠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晚上项羽归来,又是大捷,项羽心情很好。他自行沐泽,娴熙为他端上烹好的鹿肉,她善于现代料理,来到这里虽然器具不同,但味道应该差不多。

“没想到你厨艺精湛!”项羽赞叹。

“谢主人夸奖,如果主人没什么事,属下先行告退。”娴熙说。

“嗯。”项羽应着。

于是娴熙向自己的住处走去,刘邦远远的望着她,很满足,温润的眸子里满是令人不解的深意。

之后的几天,项羽很少睡觉,一连奋力追杀毫不松懈,最后在一阵穷追猛打之下令敌军臣服。娴熙知道,即使是这样沉重的失败,对城阳人来说也只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平静,真正的腥风血雨,还在后面。每每想到这些,娴熙都会害怕。即使她曾经是黑道的,曾经经历过无数的厮杀。

城阳大捷后的第三天,项羽拟定了处理措施----屠城。哪怕娴熙之前是知道这个的,但在开军事会议时亲耳听到后娴熙感觉自己如遭雷劈。大部分人对项羽的做法颇为不解,但又慑于项羽的威严不敢多说,答应后便匆忙离开。待众人走后,娴熙一时支持不住,倒了下去。

“你怎么了?”项羽问道。顿时娴熙的眼泪无可抑制的涌出。

“为什么要这样?他们只是普通的民众,是无辜的。”

“普通民众?”项羽不屑的冷笑,“城阳百姓众志成城,为了征讨这里,我军伤亡惨重。如果留下这等祸患,难保以后不会成为我军的威胁。另外我还要用他们的血来祭我军死去的将士。”

项羽回想到士兵的伤亡情况,目光又阴沉了不少。娴熙知道此时不是说话的时候,历史的轨迹又不是她能随便改写的,便起身离去了。有时候,娴熙不由得想,是不是项羽太过暴戾了,上天才觉得他不适合做皇帝,才要重重的惩罚他,给了他那样的结局。

此时正是傍晚,娴熙一边欣赏夜景,一边走着。古代的空气就是好,很清新,无污染。娴熙走着走着看见刘邦也在前面,好像是在欣赏夜景。不想见到的人总是逃不开,娴熙心中暗叹,心想走为上策。正准备转身,就听见刘邦在后面叫她:“徐姬。”

于是娴熙转过头,微笑着走向刘邦。

“请问副将军叫我什么?”娴熙问。

“徐姬,难道不是吗?”刘邦说。娴熙的这种说话方式,有时真的让刘邦无所适从。

“属下是项羽的特助,总管军营中各类小事,您应该叫我徐特助。男女授受不亲,还是不要直呼其名,以免被人误会。”娴熙不想让刘邦这样叫她,她也不想让别人觉得她和刘邦的关系很近。

“好的,徐特助,我不会给你造成任何麻烦,也不会再这样叫你了。”刘邦略感歉意地说。其实他这样说也只是试探娴熙,听到娴熙这样的回答,不免感觉遗憾。

“谢副将军,这么晚了,请问副将军找属下有何要事?”娴熙职业化的说道。

娴熙虽然对刘邦没有好感,不想和他走得太近,又不想得罪他,所以就这样问道。

“在帐中无所事事,出来透气。正巧遇到你,想找个人陪我。你愿意吗?”刘邦回答了之后,又反问了娴熙一个问题。

“属下也无事可做,愿意陪副将军。”毕竟是未来的汉高祖,娴熙也不想得罪。虽然是机械性的回答,但听到娴熙愿意,刘邦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个女子有怎样的能力让他无法自拔的喜欢她。

“徐特助眼眶红红的,哭过吗?”刘邦关切的问。想起刚才的事,娴熙烦闷的坐在地上叹了口气。

应道:“是。”

“方不方便说出来,如果我也无能为力,你至少也不会一直憋着。”刘邦看到娴熙心情烦闷,自己也很担心。

“也没什么不能说的,项羽要屠杀全部的城阳百姓,我心有不忍,但我只是一个特助,无法左右他的决定,所以难免会悲伤一些。不用担心,我会好的,过一阵子就会忘的。”娴熙不忍地说。

“城阳百姓很勇敢,守城将领也非池中之物,若不是项将军穷追不舍,奋力拼杀,根本无法攻下城阳城。不过项羽也做得有点过了,杀掉守城将领就好,怎能屠城呢?这件事请别再议论了,被人听到又会多生事端。”刘邦说。

“嗯,属下知道。谢谢将军能听属下诉说。”娴熙舒了一口气,对刘邦说道。

“没什么,徐特助,以后如果没有外人的时候,你就自称“我”吧!我不是那么在乎礼节的人。”刘邦说道。

“副将军,我虽然是项将军的特助,但现在在军营中也算是你的属下,该有的礼节不容有失。属下告退。”说完娴熙就走了。

屠城的日子到了,项羽让众将和身边的人一同去观,包括娴熙。站在城门上看着无辜的人一批一批的被杀,娴熙感到很伤心,更多的是不忍,这样大规模杀戮是娴熙见所未见的,她也不希望见到。娴熙不由得仰天叹息,只可惜血溅残阳,触目惊心。娴熙转头看向项羽,神情庄严,不容亵渎宛若神袛,没有任何表情。不一会血腥味蔓延,人也杀了大半,娴熙自然触到了死的气息,倍感不适。

而那些将军依然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毕竟刀口舔血,这种场面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带徐特助下去休息。”项羽终是不忍,说道。“是。”士兵应道,然后恭敬地带娴熙离开。临走时,纤细触到了刘邦担心的目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