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万木匠,万木匠,赶紧出来了,刘公子给我们发鱼来了!”
万木匠家外面传来了廖管事的声音,万木匠一听,也是赶紧走出来。
一来到外面,他就看到廖管事正陪着刘晋刘公子朝自己家这边走来,在刘公子的身边还跟着一群人,一个个都挑着一担担海货。
“见过刘公子~”
万木匠赶紧上前给刘晋行礼。
“不必多礼,我这次也是过来感谢万先生的,万先生进入我们造船厂之后,工作勤奋,刻苦钻研,为造船厂做了很多的贡献。”
刘晋连忙笑着和万木匠道,此时,随着刘晋的到来,整个家属区这里家家户户的人都开始出来看热闹,这场面颇有点后世大佬下乡时候的场面。
当着众多饶面,刘晋让人将一担海货奖励给万木匠,感谢他一直以来给造船厂辛勤工作,并且希望他能够继续再接再厉,努力学习、努力专研,努力工作等等。
收到刘晋亲自送过来的一担海货,万木匠整个人都差点要跪下来给刘晋磕头了,他一个木匠,何曾如此风光过?
不仅仅拿着几两银子一个月的工钱,还住着崭新、崭新的新房子,现在有海货了,刘公子都没有忘记他们,亲自给他送到了家里。
这一刻,他发自内心的以身为木匠为骄傲,也发自内心的喜欢上造船厂这里的生活,喜欢上给刘晋做事,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时候遇到真正赏识自己才华的人,内心之中就会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万木匠此时此刻就是如此,内心之中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将自己的下半辈子全部放在造船厂这里,要为刘晋造船造一辈子,甚至于要让自己的儿子、孙子也都给刘晋造船,世世代代都给刘晋家造船。
和万木匠一样,其它造船厂里面的技术工都收到了刘晋这边送出去的鱼获,达到3级木工的刘晋亲自上面送上鱼获,至于1级和2级木工,则是有造船厂的管事送上去,当然这待遇上肯定和3级木工是不一样的,只有一箩筐鱼获。
在这一点上面,刘晋还是刻意如此去做,目的就是为了鼓励造船厂里面的员工努力学习、不断钻研,提高自己的技术,这技术越好,自然是级别越高,待遇就越好。
“老刘,老刘~”
刘晋这边刚刚在造船厂这边送完鱼,正准备去水泥厂这边看看这第一炉水泥的烧制情况,朱厚照就急匆匆的找了过来,似乎显得有些急。
“太子殿下!”
刘晋见到朱厚照,也是赶紧行礼道。
“免了、免了。”
朱厚照挥挥手,连忙示意刘晋不必多礼,接着也是道:“老刘,打回来的海鱼还有多少?”
“还剩下很多呢,到现在吃的吃,送的送,也只是用出去了不到三万斤,还剩下有七万多斤呢。”
刘晋想了想连忙回道。
“太好了,将这些鱼全部给我吧,我准备拉过去赈济灾民,你是不知道,现在饥荒越来越严重了,聚集到津这边的饥民已经足足有好几万了,饥饿的灾民甚至于将树皮都吃光了,那场面实在是太惨了,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朱厚照似乎受到了惊吓,心有余悸一般。
“殿下准备怎么赈灾?”
刘晋看了看朱厚照,想了想问道。
“当然是将这些鱼免费发下去,每个灾民每人每领一斤,这一就差不多可以对付过去了,我们这还剩下七万斤鱼,足够津这里几万灾民吃两了,有两的时间,我们的船又可以出海捕鱼回来。”
“如此算下来的话,我们靠出海捕鱼就能够救活几万灾民。”
朱厚照想都没想,非常果断的道。
他这种方法也是一直以来的赈灾方法,一般发生灾荒的时候,开仓放粮并不是随便放的,而是将大米熬成粥水,不用太浓的那种。
然后给灾民一一次,一次一碗,一碗的量虽然让灾民吃不饱,但是这个量足以维持最低限度的所需,可以吊着不会饿死,只要等待新的粮食收获了,这灾荒就算过去了。
这是自古以来的赈灾方式,也是被认为最行之有效的赈灾方式,因为这样可以以最少的粮食救活最多的灾民。
至于后世电视剧里面拍摄的直接上大碗、大碗的白米饭,直接放粮食的,那肯定是没有好好研究古代的赈灾方式,都是瞎拍。
大碗、大碗的白米饭是能够让人吃饱,但是古代粮食有限,特别是灾荒之年,这粮食更是金贵无比,怎么可能还会直接上大碗、大碗的白米饭给灾民?
至于直接放粮那更是瞎扯淡了,这粮食有多少能够到灾民手中?
会不会发生抢粮的事情?
这些都是需要去考虑的,所以自古以来赈灾的方式都是煮粥,以最少的粮食尽可能的多救活更多的人,这才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粮食。
朱厚照显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也是想出了一人一斤肉的办法,这样也是可以用最少的粮食来救活更多的灾民。
不过刘晋听到朱厚照的办法之后,却笑了笑摇摇头道:“殿下,这样的赈灾方法虽然算不错,但这海鱼是我们的东西,我们就这样白白的拿出去,牺牲的可就是我们的利益。”
“老刘,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乎这点鱼,如果你要是真在乎这点钱的话,就算是我出钱买下来好了。”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不高心撇撇嘴道,接着看了看刘晋道:“老刘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现在怎么变的如此斤斤计较,一身铜臭味了?”
“殿下,这几万斤鱼并不算什么,只要我们有船,我们还可以捕捞到十万斤,百万斤海鱼了,我刘晋也不是气的人,我也不是那种见死不救的人,当初西山煤业也是养活了几千流民,现在更是有几万人靠着西山煤业生活。”
刘晋一听,也是连忙道:“殿下,我只是觉得,我们不能让人养成一种依赖,我们在赈灾的时候,更多的其实应该是要引导大家自食其力,将灾民的力量也利用起来,这才是最好的赈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