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几日之后皇上带皇后子坐着船儿,赏着湖光美景,等着有客自远方来。
这怕是蔡了了来了四纳国两年多的时间,皇上第一次带蔡了了去游湖。
应该也是皇上登基以后,第一次游湖吧。
美景、佳人、不亦乐乎。
回想起来这来四纳国的时间,蔡了了好像一刻也都没有闲着。
皇上勤政爱民,一刻也不敢怠慢。
这两人可是这四纳国最忙的两人,没有之一。
主角都已经候着了,配角还会等待很长吗?
年雪里可是准确无误的将皇上带着皇后游湖的消息,精准地卖给了武国王爷。
就看这武国王爷要如何做了。
湖上船不多,你若是有心,两船相撞,虽然很老套、很狗血的情节。
但是并不妨碍事情的顺利发展。
只是为了事情的顺利发展而制造的事件,自然也没有什么好惊喜、好惊讶、好意外的。
两船相撞之后,自然这一个船的人要去到另外一艘船上,进行和解。
该赔钱赔钱,该怎么做就该怎么做。
这面自然也就见上了。
一个生面孔走在最前面,武国的王爷跟在后面。
仅此二人,绝无他人的跟随。
看来这次二人是要孤身和皇上谈判了。
看来蔡了了猜得一点不错,这古人还真是中规中矩。
这生面孔果真还就是武国的皇帝。
年纪比皇上大许多岁。
就年龄上来说,坐皇上的父亲,也是可以的。
武国皇帝长得虽然是慈悲目善的那一类,但是看得出来,很威武,威严。
身材魁梧,一看就是习武、骁勇善战的人。
如果说四纳国的皇上有种书生气,斯斯文文,又白白净净。
那这武国的皇上就给人一种,生猛、凶神恶煞,傻大个,有些憨憨、可爱的样子。
武国是小国,也是当年的战败国,见了皇上,自然也还是要行礼。
行过礼之后,武国皇帝看了看,皇上身边的李月公公。
“敢问皇上,您身边的这位可是李月李公公。”武国皇上眼神中充满了激动,充满了深情,但是作为武国的一国之君,语气还是要霸气,还是要沉稳,还是要浑厚。
“是。”四纳国皇上倒是很镇定,一点也有表漏出惊讶,十万个为什么的表情。
果然帝王任何时候语气都是霸道、沉稳、看破一切,处变不惊。
躲在屏风后面的蔡了了确实一脸的纳闷,这是什么情况?
不问皇上、也不问皇后,更不问两船相撞的事,不说明武国皇上及皇室为什么会出现在四纳国的京城,也没有说明为什么不按照两国正常邦交来使,更没有说明为何要见四纳国皇上。
行礼之后,第一件事便是问李月公公。
蔡了了要是不纳闷,倒也奇怪了。
看来这里面有故事,这个故事或许皇上知道,但是皇上却没有告诉蔡了了。
李月公公看着武国皇帝,竟也有种老泪纵横,情绪难以抑制的情绪。
当然了,情绪和真实表现也还是有很多不同。
李月用岁月和经历,隐藏了她的这些表现,仅仅只是用了一两滴温温的泪水去诠释了这份深埋心中的情绪吗。。
看来李月公公和武国皇帝之间,或许有什么故事。
武国皇帝跪在李月公公面前,给李月行了一个跪拜之礼,“臣弟见过皇兄。”
紧接着王爷也跪在了地上,给李月行礼。
什么鬼?
武国皇帝居然叫李月公公皇兄。
蔡了了这个时候想起了李琉阳的事。
毕竟,和武国有关的人和事,又和蔡了了又有接触的,那就只有李琉阳了。
蔡了了自然而然的也就会才想,李月莫非就是当年的武国的大哥。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李琉阳就是李月公公的女儿。
蔡了了简直被这之间复杂、妖娆的故事给惊呆了。
这比什么小三上位、豪门内斗、后宫妃嫔互掐还要来的刺激。
皇上如此镇定,看来这其中的故事,皇上也是早就知道。
难怪皇上那日nbs蔡了了的时候,nbs的那么顺手。
原来是作弊。
事情要回到当年武国和四纳国之间,最后一场战役的前夕。
那应该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深夜军中帐营内,三个人年轻本该精气神旺盛的酗子,却愁眉不展,一副不知所措,焦急又迷茫地,好像在探讨什么事。
“如今形式于武国太不利。这最后一仗若是打,不仅是战败的问题。边境失守,以四纳国的武力,他们一定会乘胜追击,一定会一路打到武国京城,到时候武国怕是都要没有了。”三个人中稍微年长的一位说道。此人便是李月公公,当年武国的大皇子,也是武国的太子,未来武国的一国之君。沉着冷静的语调和行为动作上,也掩饰不了他内心对这件事的稚嫩,对武国未来的担忧。
武国的皇家姓乃是李姓,李月公公姓李倒也符合得很。
当年的李月在气质上完全不输四纳国皇上,更是远胜这两个弟弟。
没想到在四纳国待了十多年,如今倒也看不出半点武将的气质。
或许正是武将,李月当年也才能够将武国的当时情形在毫无修饰、遮掩的情况下,赤裸裸的告诉了两位弟弟。
如今的李月公公很是斯文、白净,谈吐举止也非常得体。
“大哥咱们该如何是好?”另外一个有些着急,又很慌张,又没有主意地说道。此人便是武国当今的皇帝。显然他将内心所有的不安都表现在了言语,还有他毫不注意的肢体动作上。使原本就不太好的情形,原本就很沉重的气氛,一下子更是雪上加霜。
“大哥、二哥,要不你们把我交出去。咱们三兄弟,我最愚笨。把我交出去,换武国一条生路。”这位便是如今的三王爷。
三王爷话虽然是在解决问题,但是大哥二哥又怎么会如此做呢!
看得出来,当时这三人的感情非常的好,也很团结。
那个时候的三王爷,很稚嫩,十足的小鲜肉。
只是不想,如今却也是在用油腻隐瞒内心,隐瞒文武百官。
油腻就是三王爷的盔甲。
如此看来武国内部和四纳国倒也很相似,都有窝里起哄,企图图谋不轨的人。
“万万不可。”大哥及时制止了老三的想法,“我是大哥,这事一定会有办法,让我好好想想。你们先下去休息吧,明早我一定能想出解决的办法来。”大哥胸有成竹,一副自信语气,又带着一些家长哄孝子的语调,急切地转换了话题,将他们赶出了营帐中。
离开之后大皇子、也是武国太子的李月思考了一夜,一夜未眠。
第二日早晨,二皇子还有三皇子去到大皇子的营帐中。
却发现大皇子不在营帐中。
营中案前留了一封孤孤单单,有些凄凉,有种传达噩耗意思的信。
平日里案前总是一片凌乱,要不就是堆满了各种战报。
如今这案前倒是特别的整齐,特别的赶紧,一眼便能看到那份黄纸黑子红底的信。
信封上写着,二弟、三弟亲启。
二皇子和三皇子有些手忙脚乱、慌里慌张地拆开了信。
信上说:
二弟、三弟:
当你们见到这封信的时候,大哥已经在四纳国内了。
昨夜大哥想了一夜。
三弟的话有些道理,但是这事不能让二弟和三弟去。
只能让我这个大哥去做。
你们回了宫,就跟父皇说,我战死沙场。
若是四纳国答应我的要求退兵。
二弟、三弟希望你们向大哥保证,一辈子都和四纳国友好相处,绝不再和四纳国交战。
否则,咱们武国便是忘恩负义之徒。
武国虽然崇上武力,武学最重要的便是信守承诺。
浓缩成一句精华,便是一个义字。
回去之后,你们也不用再来救我。
听说四纳国的皇帝,勤政爱民,仁厚。
莫要再因为我一人让百姓生灵涂炭,硝烟再起。
武国如今是前有追兵,后又豺狼。
你们好好治理武国,不要让我失望。
大哥:李月
信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两个弟弟含泪看完了这封信。
几天之后,果然四纳国主动向武国提出了议和的要求。
虽然是四纳国主动提出议和的要求,但是二皇子和三皇子都知道这其中的原由。
所以,即便是战败了,也不会像近现代史上,帝国主义、西方列强那般要割地赔款。
更不会像《马关条约》的签订那样,不败而败。
但是,每年进贡,成为四纳国的臣国还是需要的。
毕竟战败了,总还是要为挑事者的行为付出一些代价。
所以,战败协议也还是要签订。
就这样,二皇子、三皇子带着残兵败将,回到了武国都城。
两人按照大哥的吩咐,回到朝中之后,如实的进行了汇报。
听到大皇子战死的消息之后,先皇驾崩。
大皇子的太子妃也跟随而去。
留下了还才几个月大的李琉阳。
李琉阳是大哥李月唯一的血脉,自然是要好好照顾。但是后宫本就是一个是非之地。
所以,武国皇上告诉了皇后这其中的原由,让皇后好好照顾李琉阳。
但是又不能太明显,太过护着。
只要保证李琉阳不被欺负就行了,这样对李琉阳便是最安全,最好的照顾。
皇后便也在后宫,单独给了李琉阳一片净土。
武国侵犯四纳国的时候,四纳国刚刚建立没有几年。
国内还很动荡。
所以,为了稳定大局,先皇毅然选择了御驾亲征,伴随左右的便是夏太尉。
当天夜里,李月写好了信,放在了营帐中,便孤身一人去了业州。
李月武功很好,要潜入业州也不是问题。
趁着黑夜,李月顺利找到了先皇的营帐。
不过夏太尉可不是省油的灯。
李月还没有潜入营帐,就被夏太尉抓住了。
抓住之后,自然是要审问一番。
夏太尉那个叱咤风云,李月自然也是早就有所耳闻。
所为百闻不如一见,李月如此静距离的和夏太尉面对面,也属于机会难得。
李月本人对夏太尉的为人,也很钦佩夏。
早就听过夏太尉的故事,又交战了这么多次,对夏太尉就更是钦佩了。
如今以这种形式和夏太尉见面,倒也着实有些尴尬。
“将军,我是武国太子,此次前来并非有恶意,只是想见四纳国皇上一面。”李月双手被绑着,坐在审问犯人的椅子上。有些着急,有些无奈,又有些忐忑不安。
双方在交战的时候,你能看着我,我也能看着你,双方将领的相貌,结构自然也是知道得很清楚。
他是武国太子这一点并不假,毋庸置疑。
“皇上可是你说将就能见的。要见也是在战场上见。”夏太尉那个浑厚的声音,还真是敌过千军万马,气震山河。年轻时候的夏太尉,还真是威武俊朗,倒颇有武将的风范。
夏太尉这句话的力量,若是放在战场上,就足以提升本军队的士气。还能让敌方士兵听了妄自菲薄、吓破胆,从而削减敌方士气。
“将军,我知道只是战场上见,武国怕是就要不存在了。将军我知道我很自私,但是我还是要说。我知道此战我们必败,既然必败,我们也就不想连累武国的百姓。所以我希望用我一个人的命换武国百姓一命。”李月说得非常诚恳,一心求死。虽然身为武将,但是那种怜惜百姓的心情,倒也是真。
“你小子倒是真的很自私。你这算盘倒也真是打得不错。挑起战事的时候,怎么没有想到百姓,如今倒好,想起了百姓了。”夏太尉倒是觉得这个人,勇气可嘉。不过还讽刺,该质问的话,夏太尉那也是绝对不会嘴软。
“是,将军说的是。还望将军成全,让我见一面四纳国的皇上。”
“好。”虽然武国人挑起了战事,很可恨,但是既然知道迷途知返,也敢孤身一人四纳国境内的业州,来主动找皇上,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于是夏太尉将李月带去见了先皇。
先皇倒也仁厚,只让他们签署了战败协议,并没有要杀李月。
可是李月却不同意,跪在地上,“皇上仁慈留我一命,既然如此还请您将我留在四纳国当个人质,也才免得武国回去休养生息之后,再卷土重来。”李月通过这次战事,是真的体会到了和平,没有战乱的重要性。
所以李月是发自内心的不想在看到武国和四纳国,再有冰刃相见的一天了。
先皇被李月感动了,哪有主动要求当人质的呢。
你要知道人质可不是那么好当地。
不仅要背井离乡,一举一动都要受到监视,完全没有什么人生自由可言。
一句话,一个行动就会带来杀身之祸。
就是我为鱼肉,他为刀俎,毫无人权可言。
“好。那你就留在宫里作个太监好了。”先皇这是在吓唬李月,让他知难而退,回到武国。四纳国的治理不需要什么人质,人质只会加深两国的矛盾,再起兵刃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先皇深知这其中的道理,自然不会和以往其他朝代一样。
况且,如果如此人回到武国,也才真正的能够保证两国再无交火。
哪知道,李月竟然非常淡定地,又磕了一个头,说得非常的决绝,“谢皇上。百善孝为先,我也有一个女儿。如此算算我也不算不小,此生我也再没有什么遗憾了。”
这回答让先皇着实有些纳闷,“为什么就不想回武国呢?”
“如今皇上答应了退兵,不再攻打武国。我即便回去,他们也不会再像原来那般信任我。他们定然会认为,我已经答应了四纳国那些卖国求荣的条件。百口莫辩的事,又何必多说呢。既然不信任了,我还回去干嘛呢。与其回去被他们猜忌,背后各种阴谋算计,不如就待在四纳国,或许还能够留得一个身后名。我此次前来,本就是抱着一死之心,皇上您仁厚不杀我。既然如此,我倒不如留在四纳国。作个太监服侍皇上,也是我代表武国百姓对四纳国皇上的感谢。虽然比不上结草衔环,也比不上涌泉相报。但是知恩图报多少还是知晓一些。皇上对武国的恩情,我还是要一点点的回报。不能因为皇上您的仁慈,我就不知回报。还希望皇上不要嫌弃。”李月从理性、从客观、也从感性方面说明了自己为什么要留在四纳国,哪怕只是一个社会最低层,还是一个不能被成为完整人的太监。
夏太尉站在旁边看着也有些感动了。
做太监对一个男人来说,本就是一种耻辱。
这个人还是武国的太子,今后可是要成为武国皇帝的人。
这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才会如此。
说实话,这怕是比杀了他还要痛苦。
古人本就把名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才会有,人生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皇上,过两日您和武国签协议的时候,带上我。我好当面告诉他们,我已经在武国作了您的贴身内官,会在武国好好服侍您,以此换了武国一条生路。”李月这话说得虽然很有身后名的感觉,但是话里却透漏出一种无奈,一种凄凉,更有一种看破红尘,大义凛然的感觉。
既然李月有如此心意,先皇也不好再说什么?
那就只能成全李月。
不过先皇并没有对李月进行阉割,只是让他去照顾太子,也就是当今的皇上。
所以,皇上还很小的时候,李月就跟在皇上身边。
李月也确实很衷心,并没有说一套做一套。
这么多年李月的行为也是有目共睹,所以夏太尉和蔡丞相对李月才会如此的信任。
这些事发生的时候,当年皇上还小也在京城中,根本也就不知道。
也就只是以为来了一个新公公而已。
对他照顾无微不至,皇上也很喜欢这个新来的公公。
直到先皇在驾崩的时候,才将这些陈年旧事告诉了皇上。
想着或许有一天,这些事的主人或许还会需要吧。
所以皇上自然也就比蔡了了知道得更多。
只是这件事倒也还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