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春江花月蓬莱客 > 春江花月蓬莱客最新目录

50.第 50 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晋江城欢迎您

她并没多少兴趣,听阿弟在自己面前不断地褒扬那个李穆如何如何英雄过人。

父亲想必已经给予他相应的嘉奖了。无论是什么, 都是他应得的。

她更关心的, 还是父亲、叔父、堂兄, 以及……陆家大兄柬之,这些她熟悉的、所关心的人,他们在战事中, 是否毫发无伤, 又到底何日回来。

她打断了高桓,问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快了!我便是接到伯父的家书, 知不日归来, 才来此处接你和……”

他停了下来, 看向一旁的萧永嘉。

萧永嘉便靠坐在这间水榭窗畔的一张凭J之侧,张着一只手,对窗欣赏着自己今早刚染过的一副鲜红指甲,五指青葱, 不逊少nv。

清河长公主不但有悍F之名, 且在嫁给高峤之后, 因生活奢靡而被人时常诟病。

在洛神Y年的模糊记忆里,母亲一开始似乎也并非如此, 后来不知为何,渐渐沉迷其中。衣裳配饰, 动辄花费数万。光是鞋履, 便存了不下百双, 凤头、聚云、五Se……各种形制, 锦绣绚烂,金贝踩地,珠玉踏足,奢侈至极,许多放在那里任其蒙尘,根本就未曾穿过。

平日,她除了偶尔穿着道F之外,其余时候,永远都是光鲜B人,即便一人独处,也不例外。

此刻亦是如此。

Y光从窗外照入,映得cha在她乌黑高髻侧的一支蛇形琥珀头金簪闪闪发亮,面庞肌肤,白得透腻,在Y光下闪动着珍珠般的美丽光泽。

对姐弟俩在一旁的叙话,她看起来似乎浑不在意。

高桓转向她,恭恭敬敬地道:“伯母,侄儿奉了伯父之命,特意来此接伯母阿姊一道归家去。”

萧永嘉连眼P子都没抬:“你将你阿姊接回去便是。我就罢了!来来去去,路又不算近,很是累人。”

“伯母!实在是伯父信中特意吩咐过的!伯母不回,伯父必是怪侄儿的。何况为了先前那事,伯父对侄儿的气还未消,这回若又接不回伯母,怕伯父更不待见侄儿。伯母,你就可怜可怜侄儿吧!”

高桓见洛神背对着萧永嘉,对自己偷偷使着眼Se,心领神会,急忙又上去哀求。

这还不算,噗通一声,双膝跪在了地上。

萧永嘉放下自己那只欣赏了半晌的手,转过脸来,挑了挑一侧精心修过的漆眉,丹唇一抿,笑。

“六郎,你就知道哄伯母。起来吧,你今天就是跪穿了两个膝盖窝也没用。放心吧,我不回,你那个伯父,不会拿你如何的。”

高桓虽如同寄养于高峤名下,但在这个有悍F之名的长公主伯母面前,却也不敢过于肆昵。

闻言,只好从地上爬了起来,看向洛神,一副尽力奈何的表情。

“阿娘——”

洛神咬唇。

“你要回去见你阿耶,随桓儿同回便是。我这就叫人替你收拾物件去。”

萧永嘉神Se丝毫不为所动,打断了nv儿,从榻上站起了身,踩着脚下那P软maoJ乎盖过脚背的华丽毡衣,下了坐榻,转身朝外而去。

衣袖和曳地裙摆上绣着的那P精致金丝花边,随着她的步伐,在Y光下闪闪发亮。

洛神望着她的背影,微微发呆,不禁想起数月之前,自己生病后,母亲回来照顾她的情景。

据她暗中观察,那些天,母亲似是不允父亲与她同居一屋,父亲被迫夜夜都睡在书房之中。內帏仆F,个个看在眼中,却都装作若无其事。

好不容易,她终于盼到母亲回来了,还以为父母能同居一屋,没想到阿娘阿耶竟处成了这般模样,丝毫也不避讳家中下人之眼。

洛神气母亲的绝情,怜父亲的怯弱。此刻见母亲不愿再回家去,虽感失望,但想起上回情景,又有些犹豫了。

这回若再将母亲求了回去,父母却还是如同上次那般相处,于父亲的处境而言,有些令她不忍。

阿J这时cha话:“长公主,小娘子的婚事,若不是先前耽搁,早便定下了。如今国事已平,相公一回家中,陆家想必便要求亲于小娘子了。毕竟是儿nv婚事,乃头等大事。两家往来之际,还需长公主出面主持诸多礼节。长公主这时不回,怕是不妥。”

萧永嘉停下脚步,转头,看了眼洛神,不语。https://www.xiaranxue.com

洛神听到阿J谈论自己和陆柬之的婚事,便又有些害羞了,低头不语。P刻后,听到母亲道:“罢了,一道回吧。”

“倘若不是为了nv儿,我是再不会回去那人面前的!”

顿了一下,她又道了一句,语气带着浓重的强调之意,也不知特意是说给谁听的。

阿J露出笑容:“自然了。家中嫁nv,长公主岂有不回的道理?”

她附和着,又高声唤人收拾nv主人的行装。奴仆立刻忙碌了起来。

洛神松了口气,上去执住萧永嘉的手,轻声道:“nv儿多谢阿娘!”

萧永嘉的一根雪白手指,轻轻戳了戳洛神的额心:“你呀,阿娘还记得从前刚生出你时,小小一个人儿。那会儿阿娘还在想,我的nv儿,何日才能长大,长大了,必是最美的nv孩儿。如今一眨眼,你竟就大了。阿娘老了,你也要许人了……”

她说着,似有些感伤,停了下来。

“阿娘半点儿也不老!”

不知为何,洛神忽也有些难过起来,紧紧地捉住母亲另只戴满珠宝戒指的手。

萧永嘉摇了摇头,自我解嘲般地笑了一笑:“罢了,和你说这些做什么。好在柬之这孩子,我是放心的。走吧。”牵着nv儿,出了水榭。

……

洛神随萧永嘉,连同一道回城的数十个仆F侍nv,坐着画舫登岸。

随高桓一道来接主母的高七早预备好了回城的牛车,一溜七八辆,每辆牛车之旁,跟随了至少四个仆役,尤其最前头,洛神随母亲坐的那辆,车身以香木打造,帷幔绣以金丝银线,气派非凡。

J十个F侍萧永嘉的仆F侍nv,分坐牛车,首尾相衔,在高家仆役的保护之下,行过前J日城外车道,一路之上,吸引了不知道多少的路人目光。十来个乡间孩童闻声奔来,嬉笑观看,尾随不去。

高氏本就富有声望,更不用说此次对夏之战,居功至伟。道路两旁那些锄禾农人,知此为回城归家迎接相公归来的长公主车驾,待牛车走了过去,便低声议论了起来。

“听闻相公惧内,行将半百,膝下却只得一nv,至今不敢纳妾……”

“相公于天下有大恩,皇天若是开眼,怎会叫他绝后……”

议论声虽低,却还是随风,隐隐约约地传入了洛神的耳中。

洛神有些不安,飞快看了眼身旁的母亲,见她闭着双目,面无表情,身T随着牛车的行动,微微左右晃动,宛若途中假寐,已是睡了过去。

高七骑马在旁,也听到了些,皱眉,立刻停马,低声命令仆役过去叱散那些长舌乡人。

“罢了,天下悠悠之口,你能堵上J张?”

萧永嘉双眸依旧闭着,只忽然道了一句,语气平淡。

高七听主母如此开口了,只得继续前行。

一列车队,不疾不徐,终于进入了皇城,朝着御街附近的高家行去。

城中街坊,两旁路人,见一列达官贵人所乘的牛车迤逦而来,认出出自高家,更是驻足相望。

洛神早习惯了长公主母亲的奢侈做派,原本坐在车里,也没觉得有何不妥。快靠近御街时,道路两旁行人越来越多,从悬下的帷幔缝隙里看出去时,见路人无不盯着自己和母亲所乘的这辆牛车,想起方才城外那些村人野夫对父母的议论,心底不禁感到微微的羞耻,又有些难过。

她悄悄往后缩了缩,靠在身后坐背之上。这时,听见对面传来一阵车轮的辚辚之声,接着,自己坐的马车停了下来。

“怎不走了?”

萧永嘉睁开眼睛,发问。

“禀长公主,那头也来了一车,顶在路上,过不去。”高七在外头应道。

“哪家的车?”

“郁林王妃。”

郁林王妃名叫朱霁月,出身朱氏,为当今许皇后的闺中密友,和萧永嘉差不多的年纪,嫁了宗室郁林王。

郁林王地位高贵,平日却一心修道,不问俗事,朱霁月便时常出入皇宫。论亲,虽中间隔宗,洛神也是要叫她妗母的。https://www.8gzw.com

洛神之前入宫,也曾碰到她过J回。

朱霁月的容貌,自是比不上萧永嘉,但生就了一双媚眼,亦是建康有名的美人,据说暗中养了不少的面首。

萧永嘉一听到这个名字,眼中便露出厌恶之Se,冷冷地道:“叫她让道!”

对面传出了一道笑声:“我还道是谁,这等的气派,原是长公主回城。长公主长年居于白鹭洲,难得回城一趟,如同稀客。妾听闻,高相公不日便也要回,得知想必欢喜,倘若因我挡道耽误了夫F见面,岂非罪过?”

一阵风吹了过来,恰将前头悬着的两张帷幔吹开。洛神看了出去,见朱霁月坐的那辆牛车,前头帷幔并未遮挡,车内一览无遗。

她坐在车中,锦衣丝履,只以一张镶嵌珠翠的幕离遮挡面颜。幕离之后,长眉蝉鬓,若隐若现,反倒更引人想要一窥其容。

道旁路人,无不争相观看,她却浑若未觉,媚铃般的笑声里,只听她不住地C促奴仆将自己的所乘先让到道旁。

高七见路通了,急忙指挥驭人继续前行。

车列渐渐行近高家宅邸。

洛神悄悄看向母亲。

她双目落在前方那道遮挡着视线的帷幔之上,肩膀挺得笔直,神Se冷漠,面无表情,一只手,却紧握成拳,手背那青Se的细细蛛形血脉,在P肤下隐隐可见。

今早刚染好的J只尖尖指甲,深深地嵌入了她的掌心,她却仿佛丝毫未曾觉察。

“阿娘……”

她有些不安,扯了扯她的衣袖,轻轻唤了一声。

萧永嘉回过了神儿,立刻松开了手,转头,对着nv儿一笑,步摇乱颤,艳光四S:“到家了,下去吧。”

他抬高一臂,指着一座立于不远之外数十丈高山巅之上的风亭:“诸位请看。”

众人顺着他的所指,纷纷仰头看了过去。这才留意到,山巅风亭的顶端,cha缚了一捆茱萸,山风吹来,茱萸在那亭顶之上左右摇摆。

“相公言,今日为应景,便以茱萸为彩。二位竞考之人一道答题出发,谁人能先通过三关,登顶采得茱萸,便为相公之婿。败者,相公亦会将雀湖山庄相赠,略表心意。”

高七宣布完毕,将手中纸卷递给了冯卫。

纸卷用油蜡封起了口子。

以高峤的声望,他既然如此当众宣告了,自然不会有人怀疑他为择得如意nv婿而暗中预先泄题。

四周变得雅雀无声,无数双眼睛,一齐看向了冯卫手中的那张卷纸。

冯卫小心地展开,浏览过一遍,便照着纸上所书宣读了一遍。

今日虽只有三题,但一共却设了四道关卡,二文二武。

四道关卡如下:

第一关为文,必考,考的是二人的心记。地点就在这个观景台。在这里,高峤将出示一篇千字骈赋,叫二人一道诵读,记住后,各自以笔竞述。谁先一次X默述完毕,核对无误,便可出发去往第二关卡。中途如断,或是默述有误,可再看原文,但要从头再来。这一关不限时间,但必须要通过此关,才能继续往上,参加下一考题。

第二关武,也是必考,考的是弓法。三十丈外,设一靶子,靶心处嵌一铢钱,谁人能先将箭头钉入铢钱正中之孔而不伤钱,便算是通过,可以继续去往第三关,也就是最后一关。

为公平起见,最后一关为二选一。文试为清辩,武试为虎山。二人可依照所长,各自选取其一。

谁能先顺利通过三关,取得山顶风亭之上的那束茱萸,谁便是今日的胜者。

冯卫一边读题,一边就有好事之人将题目复述,迅速传至山脚。

山下的那些看客,除了凑热闹的民众,还有不少出身次等士族的子弟和寒门读书人,以及军中武人。

平日这些人,可谓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处,今日却都相聚在了这里,只是阵营分明而已。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