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抗战童年看复兴 > 抗战童年看复兴最新目录

第10章“捉麻蚱”得称赞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捉麻蚱”,这是我最积极的事,“麻蚱”是当时昆明严家村的土话,就是“蚱蜢”,危害稻禾等,是害虫。那时农村没有农药,在禾将抽穗时就大量繁殖出现。形状像蝗虫,略小,绿色爬在禾管上不易被发现。被“蚱蜢”伤过的禾管,出谷量就会减少,因此“蚱蜢”越多的田,产量受损越大,农民最伤脑筋。一有空就下田去捉。捉蚱蜢还要有点儿技巧,人不能惊动它,不让它看见,惊动或被它看见,它就飞了,捉不着了。捉蚱蜢并不难,七岁以上的孝都可以下田捉,捉时要小心,不能踏坏或捏坏稻禾。任务必须在出穗前完成,出穗的田就不能进入,人进去会把穗弄掉,产量受损,因此凡出现“蚱蜢”,当地农民就号召大家去“捉麻蚱”。首先是捉自己田里的,然后才去人家田捉。我那时9岁,大妹7岁,都合格,田里发现“麻蚱”,“大舅妈”就带我们去捉。每人腰间系着一个“麻蚱兜”,“兜”用细竹篾编的,像花瓶,口小肚大而长。口上有个盖,捉住的“麻蚱”就放入兜里。一丘田捉完再捉另一丘田,吃饭时间回家。回家后,灶里先把水烧开,将大家的“麻蚱兜”集中起来,连兜放入开水里煮,所有的“麻蚱”当即就死。然后把这些“麻蚱”从兜里倒到大匾里摊开凉或晒,干后,把“麻蚱”的两只翅膀撕掉,剩下的头、脚、全身五脏六腑都可以吃,用少些香油(即菜油)一炸,全身颜色变紫,略带黑,捞起放在盘中端上桌吃起来,真香啊,比花生香多了。脚、头特别脆,越吃越令孝淌口水。我和妹妹尝到这次甜头后,不用号召,有空就往田里跑,尤其是我,读书时,中饭是自己带饭到学校里去吃的,平时中餐吃的“萝卜渣”、“茄子渣”、“海菜渣”之类,都是干腌菜,换吃“麻蚱”下饭是多么香啊!那时根本不懂得“捉麻蚱”的意义,不知道“麻蚱”是蚱蜢,属蝗虫类,只是想吃它,觉得越多越好。凡出现“麻蚱”的时节,我都高兴极了,有空就去捉,早晨田里凉,忙着上学不去捉。下午放学后就一路捉回来。我那时“捉麻蚱”本领蛮高,首先是人瘦小,在稻田里行动方便,不易惊动“麻蚱”,“麻蚱”不会飞掉;其次,是“麻蚱”爬在禾管上总是头向上的,我人矮,轻轻蹲下,用小手的拇指和食指向“麻蚱”的屁股后面轻轻地慢慢地伸去,手指靠近“麻蚱”腿,还未被“麻蚱”发现时,两指猛一捏,“麻蚱”已在手中,放入兜内再捉另外一只。我最喜欢捉“双麻蚱”,“双麻蚱”就是一只雄麻蚱正爬在一只雌麻蚱背上,一捉两只,一举两得。我常常一兜一兜的“麻蚱”捉回来,又不损坏人家的稻田,故常常被当地农民和家中大人称赞,我都飘飘然。其实那时我“捉麻蚱”的目的只是想吃它而已,哪里知道自己还有“除害虫”的作用!

“捉麻蚱”的事已经过去60多年了,现在的严家村不知变成什么碰样,那里的水稻出穗前还有“麻蚱”可捉吗,吃“麻蚱”的人还有没有?我都怀念。“麻蚱”实际上不只严家村有,云南有,江苏也有,我在浙江也看到过,但数量较少,也没有人吃“麻蚱”的习惯。“麻蚱”在浙江称“蚱蜢”,金华双溪及其上游的江中一种小船细长,远看像“蚱蜢”,把它叫“蚱蜢舟”——李清照在金华时有写“蚱蜢舟”的名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