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抗战童年看复兴 > 抗战童年看复兴最新目录

第25章喜饮故乡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我们的船已经缓缓进入海口港。这里是海南岛南渡江的下游出海处。“南渡江”的上游便是着名的“红色娘子军”生活和斗争过的地方。这时是涨潮,江面有一两百米宽。船开到长堤,因靠边水浅,不能直接靠岸,要换小驳船才能上岸。长堤是海口当时最大的码头。上岸就是大路,有三、四十米宽,过马路是整排的店铺,都是三四层楼的。每层都较高,总高度似现在一般建筑住房五、六层。楼上多为弓门式样的阳台,有近代商业城市的风貌,和南洋的城市商店相像。那时长堤有一两里路长这里的商店多数是“九八行”,起掮客作用,替人做买卖,从中赚1-2成的利。对岸左边有外国领事馆,父亲15岁时给法国老板锡壁雅打工,就从那里开始。正面是旷野,右边是渔村,叫“第六庙”。岸边有一座钟楼,约四五十公尺高,是四方形的,高处四面都有大钟,直径两米有余,几里路外都能看到。钟声传得很远,在码头上向人们报时很有用。楼的顶上四角是塔形尖顶,极富特色。我们就从这钟楼的旁边上岸。一到岸边,我的堂姐姐们来接了。岸上有许多搬运大车,这些车有点儿像北方骡子拉的大架车,下面的轮子很粗,上面只是一块大的平板,货物、行李放上去用绳子绑好才拉。这样的车,大的可以拉800—1000斤。都是人拉,不用牲畜。那时云南的搬运夫、挑夫都是男的没有女的。海南不同,大多数是女的,只有很重的活儿才有男人。我们的东西就是女的搬运工替我们拉的。上岸后,父亲还帮助有关同乡找住处,办理转车等事;我们兄妹跟着母亲与同乡先到岸就先回家。沿长堤走不远,转入得胜沙路,一抬头就是一座欧州古堡式的西式洋楼,既美又坚固,一面临江,一面朝得胜沙路。旁人告知这就是海关。啊!这就是父亲12岁时帮二伯父替英国海关打工的地方。这座楼至今还保留,已成今海关所在地,现在的海关当然是中国人管的。得胜沙路走完,再转弯就是振兴街。振兴街很小,现在还有点原来的模样。我家住在这里,原99号门牌。现在路名已改为义兴街,门牌号码已经改为181号。一进门,全家热闹,因为他们知道我们要回来了,在家里等候的二伯母、三伯母对我们非常亲切,三伯母指挥大家安排我们的住食等各种事务。我急着去看望祖母。祖母的腰被日本鬼子打伤,这时发作,很痛,走动不便,坐在里屋等我们。我们赶快跑进里屋,祖母见到我们是说不出的高兴,热泪不断流。抗战前夕,她到昆明,最疼爱的就是“阿喜”妹。我大妹冠轩,小时候到寺庙寄名叫“能喜”,祖母就叫她“阿喜”。在云南时,祖母想海口家要哭,阿喜妹一到她就不哭了,印象非常深,看到阿喜妹,就一把将她拉进怀里。那时大伯父、二伯父、三伯父早已过世,大伯母住在她的娘家乡下。振兴街99号只有二、三伯父两家住。二伯母,只生一个女儿,早已出嫁。她带两个外孙女。三伯父子女多,有两男六女已有五个成家,还有一男两女未婚嫁,他们都比我大。三家人合在一起真是人丁兴旺了。三位伯父早逝,又加上日本鬼子的侵略,家境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振兴街99号是一座老式平房,一个客厅、四个房间。我家的份是一间房间,客厅是共用。现在我们的双亲已过世,我又不在海南,故房产权放弃,给在海南的兄弟。

回到海南,我看到什么都新鲜,衣、食、住、行都与昆明有许多不一样,我都要学起来。尤其是食用水,昆明早已有自来水了。海口还没有,只有用人工泵的井水。天天要到规定地点去挑。每担水都要付钱,要节约用水。我开始时很奇怪,觉得昆明四边是山,怎么水会那么多,海南四面是大海,怎么还缺水?我们就是从大海里上岸的嘛,南渡江就在旁边,怎么会缺水,打井水还要钱呢!到南渡江里去挑水吃罢,像我们逃难去昆明一样,把水挑来放点矾沉淀一下就可以吃了。不知道海里的水是非常咸的,根本不能吃,南渡江口的水实际上主要是潮水,是海里灌上来的,也根本不能吃。这道理初中一、二可能在书本上读过,没有实践经验早忘却了。经大人解释后才明白。那时海口的井水确实是比昆明的甜,道理不明白。现在清楚了。海口地下水资源特别丰富,质量好,可以作矿泉水,再加上当时刚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心情,饮上一口故乡水,心里就更加甜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