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完】小女人进城碰婚记 > 【完】小女人进城碰婚记最新目录

第47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下午下班的时候,徐敏源主动打电话给她。她没想到他说话如此算话。在楼下等他。当他询问她似乎很累的时候,她无意地说处理同事的辞职事件。他什么也没有说,让她在路边等待,买了两份盒饭,带她到旁边的小公园的亭子里坐下。

“我以为你要吃两份呢!”洪丹洁轻轻地接过他手中的饭盒,小声说道。

“快餐式文化,你恐怕是无法理解。”徐敏源打开饭盒,欣喜地拿起筷子匆忙地吃起来,边吃边示意她别愣着,赶紧吃饭。

快餐式,城市的最直接体现。生活、工作、感情,全部处以一种快速进程的状态,没营养又容易饿。得到的东西迅速消失,想要抓住却没有力气,心情低落,让人落泪。挣扎在生活的边沿,抓不住快速变化的进程。

打开饭盒,洪丹洁拿起筷子认真地吃起来。“快餐,我曾经一年都是吃快餐s来吃腻了,就自己煮!”

徐敏源不赞同她的话,把饭盒放在膝盖上端好,把嘴里的食物吞进去后,回头冷哼。“有饭吃就不错了,还自己煮,哪里有时间!”

“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就有了。”

“如果海绵里都没有水,你还能挤出来吗?”

“我……。”

洪丹洁词穷的样子,徐敏源心情愉快地把饭吃完。洪丹洁看他吃完,心里焦急,速度跟上去,没一会儿也把饭吃完。问他是否有事需要帮忙,否则他不会平白无故地约她出来。毕竟都不是同一公司。

“你多久没去大学校园走过了?”徐敏源奇怪地问道。

“我高中毕业的!”洪丹洁调侃一笑,出门的时候,陈女士把她的大学证书藏起来,只给她一个高中的毕业证书,说女人学历高,找不到好男人,很多男人都喜欢自己的老婆学礼低。不过,事后她通过她的爸爸找到大学证书,不然进不了这间公司。

徐敏源当然不信,摇头,“开什么玩笑!”他是非常清楚这一带都是做什么的,低学历根本就进不来。听完陈女士的做法后,他不得不佩服她有那么好的定性,居然能忍受陈女士嫁女儿的急切心情。

“说说大学校园怎么了!”洪丹洁打破沉寂。

徐敏源咳嗽一声,意味不明地说道。“我要到一个学校讲学,听说在我前边还有外边请来授课的老师,教学生怎么去结交朋友,我看你比较适合去听听,没准能学到一些技巧,提高你的相亲指数。”

听课,似乎是件有趣的事情,闲着也是闲着,就答应了。

徐敏源叫她去,完全是出于无奈。公司里的女同事都不愿意跟他去。谁愿意听台上的人怎么愤世嫉俗地说社会激烈,为了得到好的处境,每个人最少得奋斗十年八年,最终把终身大事给耽误了,形成了“剩女”“剩男”的队列。谁愿意被标上这样的标签。

“相亲指数?哎,你能不能别三句不离就谈到我的痛脚?”

“是你自己太在意,才会留意我说的话!相亲,其实没什么的,你要看开点。没听过有人一天相过三十次的吗?很平常。”徐敏源安慰她。

“你是在说我吗?”洪丹洁凑前恶狠狠地逼视他。

“你一天相过三十次?”徐敏源揶揄地看着她。

“这倒没有!”洪丹洁赶紧澄清。

“那你还讲!”

聊着聊着,洪丹洁又无意中提到辞职率上升的无奈。

“你们公司的形式比较特别,遭受的待遇不同,员工受不了刺激,辞职很正常的事情,外包公司形成的最终形态就是进进出出。”

徐敏源很自然地阐述,他认为,人都是感性的,同一职位,外包跟本职人员的待遇千差万别。谁愿意看着一个人,干得活比自己少,拿的工资比自己高,还要接受他们含沙射影的嘲笑。心里那一关过不去。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就改变心情。当发生恶变的时候,看到不搭边的人,都觉得恶心。心态都过不去,不走才怪。

“你上次不是说小江他们不愿意走吗?怎么这次又说正常了?”

洪丹洁不明白如此矛盾的事情。

“那得把人剖析了!”徐敏源认真地说道,“小江她们是女生,女生不都是喜欢安逸的日子吗?当然,也有懒惰的男人,暂且把他们归类到‘习惯’这一组。他们觉得那样就是安谧的生活,活得自在,家里条件好,又不缺钱,受点委屈算什么。人都是很难改变习惯的,所以可以无限制地待下去。另外一种,能力非凡,走到那样的环境,心态很好,愿意接受挑战,把被人漠视当成一种锻炼。我们把他们归为‘劳碌型’这组。你也略微知道,外包公司的人的现状:没人管,没提升,没培训。得不到成长。时间长了,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怀疑的心情:我在这里待下去好吗?等哪一天项目终止了,得到一点赔偿,却挽回不了丢失的青春,得不偿失,还是赶紧走人,起码还有挽回的余地。想通了,就要付诸行动,他们就向你们提出辞职。”

他总结得虽然不是很精辟,却也体现了新型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若干年后,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或许会有缓解的现象。

“换做是我,我也不干呀,凭什么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人都是公平的。”

“话说如此,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对比,有对比就有差距,有差距就有妒忌,有妒忌就有区别,有区别就容易被隔开,隔开后就形成小分派,分派对立,事情就严重。循环效应,公平二字,遥远啊!这些,看得淡点就行。”

仔细看他丰富的脸,问他是否曾经在外包公司呆过。他当场否认,说自己从来不会去那种没有人权的地方生存。讲到学生时代,通讯行业的外包项目繁多,曾去考察过,了解里边的人员复杂情况。

没有生活经验,哪里来的领悟,对他的印象再次提升,他的确是个做老师的料子,把事物分析得到位。刚才怀疑他去讲课残害学生的想法抛在脑后。

“呆在一个没有死气沉沉的地方,生不如死。”

“这个想法就对了,千万别害怕找不到工作而继续坚持在没有希望的道路上,往往,会因此而失去那份工作。当待下去比离开痛苦的时候,就是老天爷让你改变的时候,也是你提升自我的时候。”徐敏源继续说。

“你这个人就是太骄傲,骄傲容易恃才傲物,被人嫌弃就不好了。”路上,洪丹洁调侃他。

“时代在进步,脑袋要跟随。有些理念,放在某一时期是至理名言,放到另外一个时期,就不那么明显。你得调整过来。换个位置思考,意思就不一样。比如‘骄傲’跟‘谦虚’,你想一想,如果你连一点骄傲的资本都没有,还能傲物吗?不能的话,做事就不会有自信,没有自信怎么能做好事情呢?太过谦虚,不会自荐,有什么能力都藏着,别人看不到,自然不会请你了!”

徐敏源总是喜欢把以往的一些观念调整为他理解的范围。洪丹洁没有认同他的说法,她觉得,人适当骄傲是可以,但不能得意忘形,早晚得吃苦头。

不管谁的言论是真的,只要是自己认为的观点,遭到抨击又有什么关系,起码思考过,不会后悔。

“我发现最近见你的时间是越来越多,太奇怪了。”徐敏源停下来有意无意地说道。

“有什么奇怪的,楼上楼下的,又有业务联系,算半个同事,跟同事见面的时间多过见家人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