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醉三国 > 醉三国最新目录

第十一章 说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哦?!”甄逸听得凌羽如此说,顿时面如土色,心中震荡无以复加。平日他虽说也曾因为国之动乱颇有忧虑,却也从未想过情势会如此严峻。这些话如果出自寻常人之口,他必会认为是无稽之谈,一笑了之。可从眼前这个侄子口中说出,不知为何竟然有些相信,或许是因为凌羽那双深远而闪烁着智慧的眼眸,和他那份令人折服的从容淡定吧。

见甄逸惊疑不定,凌羽放下茶水,淡然道:“叔父可是认为小侄黄口之言,不足为信?这也难怪,自高祖当年斩白蛇起义,亡暴秦而立汉室,至今已四百余载。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叔父身为汉臣,定是不敢也不愿相信大汉江山会在自己眼前毁于一旦。

然则事实便是事实,纵观历史,殷商代夏,后覆亡于周,周室衰败,七雄割据,强秦扫荡六合,天下归一,熟料仅历二世而亡。足见朝代更替实为常见,既然汉能取秦而代之,他日覆亡便不足为奇。

若有心体察,眼下黄巾之乱是为一祸,奸佞乱政亦为一祸。而各州郡,门阀士族佣兵自重,独大一方,更是种下颠覆王朝之隐患。叔父只需识得此三点,便知小侄所言非虚。”

“好!贤侄实为大才!”甄逸一拍案几,朗声赞道:“老夫今日方才识得何为天纵之才,贤侄一番高论振聋发聩(该词出自清朝袁枚的《随园诗话补遗》,语境所需,盗用一下,罪过),可笑老夫眼见之短浅。敢问贤侄,以你之见,我大汉王朝可有转机,老夫又何以应对?”

凌羽略加思索,根据史书记载,五年之后董卓入朝,挟持天子,独霸朝纲,残暴不仁。皱眉道:“恕小侄直言,大汉江山早已内患四伏,病入膏肓。虽空余庞大宗室,然妄想中兴,难矣!以小侄浅见,不出五年,必将天下大乱。叔父若求自保,定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才是。”

“哦?还请贤侄赐教!”听完凌羽的分析,甄逸方知兹事体大,他本就不是迂腐之人,加上混迹官场多年,知道什么叫明哲保身。如果大汉中兴无望,那就要考虑如何趋吉避凶,保全家族。此刻凌羽在他心中早已不是一个孩子,更像是个熟谙世事的智者,所以诚恳请教。

“叔父言重了,赐教不敢当。叔父若相信小侄之言,尽早着手筹备,为时不晚。”凌羽见甄逸第一次交谈,便如此信任自己,又对自己礼遇有佳,很是感动,也生出了敬重之心。想到甄逸可能在两年后死于非命,心中也不是滋味。于是打定主意,希望通过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帮助甄逸增强实力,争取保住性命。

理清思路,继续说道:“身处乱世,祸福难料。若无长远打算,必为鱼肉。故此,要求存,必先拥有实力。叔父现为一县之令,又是三公之后,若有心成势,非是不可为。只要据上蔡为根基,广施仁义,扩充人口;以赈灾为名,开荒屯田、存粮于仓;以剿贼为由,募集精壮乡勇,加以训练;兼发榜文,表中兴汉室之志,招贤纳士,补充良谋猛将;鼓励商贾,积聚财富;寻访奇人巧匠,发展农、工之技艺。

如此潜心经营数载,他日兵多将广,钱粮富足。进,可以争雄天下,平定九州;退,可以偏安求全,富甲一方。不知叔父以为然否?”

“哎呀!贤侄真乃神人也!”甄逸早已听得心血沸腾,长身而起,郑重的向凌羽道:“老夫那日救得贤侄,见你相貌出众,器宇不凡,本欲恭请贤良之师,对你悉心教导,望能成才。却不想贤侄早已经纶满腹,胸怀治世之才。今日得良言相告,老夫幸哉!便依贤侄所言,即日起可行事,还望贤侄从旁协助。”

凌羽见他接受自己的意见,暗赞其心胸豁达,行事果断。也站起身来,诚恳的道:“叔父能纳小侄之言,亦是小侄之幸。既称甄老爷一声叔父,甄家之事,便是小侄之事,尽心出力自不在话下。不过刻下却不急于一时,成大事者,谋定而后动。叔父如无异议,小侄尚须时日熟悉上蔡之地的境况,人口经济、水文地理、民风物产皆不可漏。此事还需叔父给予方便。”

甄逸又是叹服,欣慰的道:“贤侄果然思虑周详,沉稳仔细,假以时日,必能显赫天下。老夫亦是多年未曾有过今日这般豪迈,你放心,就是拼了这身老骨头,叔父亦要为你打下根基。此期间,但凡有所需,贤侄尽管提出,只要力所能及,老夫全力配合便是。数年为官,虽不贪墨,然膝下三子皆是行商坐贾,多年经营,颇有家财,可供贤侄用度;另外府中有家将两百,均是强悍骁勇之辈,亦可让贤侄任意使唤。今日晚宴,老夫便使家将头领甄虎与小侄认识,以便日后驱使。”

凌羽闻言,心中大定,资金人力解决了,以后做事少了许多阻碍,也不多话:“如此便谢过叔父,小侄定当尽心尽力,务求乱世之中保全甄家安宁!”

“好!今日便如此定计。刻下已近晌午,贤侄稍后可去后堂用膳,小蛮会带你前往。老夫手头还有些许琐事,必须外出一趟,众家将都在田庄等候,待事毕,老夫领他们回府,晚间再陪贤侄饮乐,可否。”

“叔父自当以公务为要,不必为小侄操心。”凌羽欣然拱手告退。片刻后见甄逸换了身衣袍,面色激动,匆匆出府,奔马而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